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深圳启动“全民阅读”立法

   2014-04-24 南方都市报202
核心提示:深圳已启动全民阅读立法,并纳入深圳市今年的立法范围。据了解,这部初定名为“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条例”(下称阅读条例)的法律今年3月就已成立法条起草小组并已四易其稿,本周五还将邀广东省图书馆专家商讨细节。如果一切顺利,今年11月深圳第15届读书月期间有望出台。许多人质疑,阅读这种私人的事,岂能以立法来规范?而深圳此次立法方向何在?

欢庆网消息:深圳已启动全民阅读立法,并纳入深圳市今年的立法范围。据了解,这部初定名为“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条例”(下称阅读条例)的法律今年3月就已成立法条起草小组并已四易其稿,本周五还将邀广东省图书馆专家商讨细节。如果一切顺利,今年11月深圳第15届读书月期间有望出台。许多人质疑,阅读这种私人的事,岂能以立法来规范?而深圳此次立法方向何在?

去年11月已有设想

深圳将阅读纳入立法的设想从去年11月第14届读书月结束后就产生了,提出者即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据阅读条例起草小组负责人、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介绍,去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荣誉称号授予深圳,这是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同时授予王京生个人孔子勋章。

去年,全国两会上,115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提案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起草。还有消息称,江苏省今年也开始启动阅读立法。“另外还考虑到今年是读书月举办15周年,如何将深圳的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性开展下去,有个法律来规范比较好。”黄士芳介绍。

深圳已坚持了15年的读书月为阅读立法提供了实践支持,“作为连续15年坚持举办读书月的城市,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理应开风气之先。”黄士芳说。去年,市人大就已启动立法调研,今年正式进入立法范围。

是促进市民阅读而非限制

今年3月份开始,市文体旅游局正式成立阅读条例起草小组,并由该局副局长杜勤牵头总负责。在小组调研中,让黄士芳印象最深刻的是,无论是与读者交流还是咨询学者意见,大家都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要立这个法?“大家认为,阅读是一个非常个人的事情,为什么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对此,黄士芳表示,首先要消除大家的误解,“我们的立法不是说限制公民个人阅读自由,而是为公民个人阅读自由权利提供更好的保障,是对阅读的促进而非限制。作为特区和经济发达城市,深圳也理应为市民阅读提供更好的资源保障。”

明确政府在阅读推广中的责任

据介绍,深圳阅读条例将包括阅读资源、阅读服务、阅读推广以及阅读保障等方面。而其主要宗旨和内容则是,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举办全民阅读活动中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主要规定了政府应该为市民阅读做什么。”黄士芳说。

另外,阅读条例还特别对未成年人、青少年的阅读促进进行规定。包括学校、亲子阅读、少儿阅读等。“关于青少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黄士芳透露。这方面,他们参考了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等,“就是小孩在读书过程中,如何让他们共同学习、进步。”

阅读的资源部分,阐述了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来推进阅读的软硬件资源建设;阅读的服务部分,政府以及阅读组织如何更完善,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地开展阅读活动。另外,条例还规定了阅读宣传、阅读评估等内容。

律师

阅读立法可保障阅读权利

长期从事版权和著作权保护方面研究的广东省人人律师事务所律师蒋一凡认为,如果深圳全民阅读条例最终付诸实施,将极大保护深圳各职业各群体的阅读权利。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立了《卓越阅读法》以及《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日本先后推行了《文字印刷文化振兴法案》。韩国推出了《图书馆及文化振兴法》。这些先进国家的立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方面是针对图书馆,如以色列规定每400个人必须要有一个图书馆;同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对特殊人群的保护,特殊人群包括少年儿童,因为他们代表了未来,也是现在吸取知识最密切需要的群体。

资深阅读人

立法切忌流于形式

深圳资深读书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工作的王常玉至今已买书超过7000册。听闻深圳将对阅读立法,王常玉表示,如果真如阅读条例起草小组负责人所说的那样,是规范政府推广阅读的行为,那么这对深圳的读书人来说确实是大好事。王常玉同时建议,这个立法的初衷和出发点是好的,但觉得读书是广泛参与的轻松自由的东西,最好不要刻意去规范读书人自己。另外,他表示,希望这个法律真正能起到应有作用,而不是一种形式主义,最终流于摆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559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