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长三角地区大气PM2.5污染成因及对策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2014-04-23 289
核心提示:由“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长三角地区大气PM2.5污染成因及对策研讨会”20日在同济大学举行。

欢庆网消息:由“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长三角地区大气PM2.5污染成因及对策研讨会”20日在同济大学举行。
   
       长三角地区大气PM2.5污染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本次研讨会以交流和总结中国多年来在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方面相关研究成果为目的,凝练科学共识,推动治理进程。为现阶段和将来政府如何采取措施提供科技支撑。

研讨会分专题报告和自由讨论两个环节。专题报告围绕PM2.5污染来源与成因、效应与影响、控制与对策三方面展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燕、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蒋靖坤博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王体健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庄国顺教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朱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志芬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远航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研究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等分别作精彩报告,内容涉及空气污染成因和效应、大气二次细粒子研究、初步源解析、污染源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研讨会主题进一步展开学术交流和热烈讨论。郝吉明院士强调单独控制一种污染物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提倡推动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从机理上整合并采取行动,随着科学进步,持续调整行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则认为,目前关于PM2.5的基本共识没有发挥充分影响,缺乏对话交流机会,现阶段很需要求同存异,“存异”需继续科学研究,“求同”则要梳理共识,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就可作为宏观共识继续推进。与会人员还就其他共识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如何进一步强化污染成因及对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研讨会最后,环保部及长三角地方政府领导们充分肯定了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中心在科研成果整合、环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成就并表示今后将继续大力支持该平台的发展。

“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中心”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和中国环科院共同组成的以环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性机构。主要围绕持久性污染物的迁移规律与无害化原理、颗粒形成机制与界面理化过程、区域复合污染的健康和生态效应等重点方向展开协同创新研究。当天,环保部、教育部、科技部、上海市环保局等相关领导以及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此次会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555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