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范围来看,近现代的婚姻制度,是在从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到资本主义婚姻制度转变过程中开始出现的。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欧洲各国的宗教婚为民事婚逐渐代替。
欧洲宗教改革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婚姻还俗运动的开展,而对罗马法的研究和推崇,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婚姻制度的确立。在十六世纪,荷兰首先出现了选择民事婚制度。这种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是采用宗教婚还是采用法律婚的做法,在1787年被法国所效仿。此后不久,法国宪法就正式宣布用法律婚取代宗教婚。十九世纪,英国和德国也相继肯定了法律婚的地位。这一进程是相当缓慢的,宗教婚的残余在许多国家中还程度不同地长期存在。
近现代世界的结婚主要表现为共诺婚。共诺婚,又称自由婚,合意婚,指依民事方式经过男女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婚姻。
这种共诺婚在价值观上是同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观相一致的。在法理上是以契约论为基础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以为,婚姻是男女双方以相互占有,共同生活为目的而订立的契约,在这里,同样通行着契约自由,意思自治的一般规则。合意婚是婚姻史上的重大进步,它还婚姻以世俗面目,并使当事人从此在法律上成为婚姻的主体,享有了支配自己婚姻的权利。
共诺婚又分为两种:1.允诺婚,是指未成年人结婚除双方当事人同意外,还要经过其父母的同意才能成立。2.自由婚,是指结婚须双方当事人同意,其他任何人均不得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