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癌症患者,面对死神的威胁,不畏惧、不退缩,用加倍的工作延伸生命的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从他的精神上,群众看到了人民警察的坚强;从他的平凡中,百姓感受到了人民警察的伟大。他就是武陟县公安局监管大队民警王世林,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辉煌;用生命诠释着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东方今报记者李国营
成安林通讯员田晓安/文图
○用平凡的工作感动在押人员
初见王世林,很难看出他是一个癌症患者。他那乐呵呵的面容,憨厚可亲的态度,忙碌不停的身影,都给人一种健康向上的感觉。现年48岁的老民警王世林, 自从1996年5月服从分配从武陟县公安局调入看守所工作,这一干就是16年。
16年来,他坚守在监区第一线。因盗窃犯罪而被判刑收押的年轻在押人员王某,由于父母长时间不来探望,妻子又闹离婚,其一时想不开,连续两天不吃不喝要绝食自杀。王世林闻讯后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送到了他面前,但正在火头上的王某不但不领情,反而当着他的面将饭泼在地上。王世林当时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将泼在地上的面打扫干净,又为他端来了第二碗面,感动得王某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用工作拓展生命的宽度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2010年10月20日,王世林正在上班时,突然眼前一黑,倒在了巡视道上。当他再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在医院了。医生确诊后小声告诉其妻子:“他患上了膀胱癌。”
得知病情后的王世林却说:“我是一个与死神赛跑的人,在生命长度有限的情况下,要以加倍的工作,突出的成绩来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质量,活出精彩,提高我的人生价值,践行人民警察的崇高使命。”
王世林手术后,每月都要进行一次放疗,每次咬牙挺住放疗后,第二天便赶回所里上班。领导不给他分配工作,他便打扫卫生,修理水管,并到在押人员食堂帮助做饭,争分夺秒多做工作。看守所每月的考勤表显示:王世林从手术后出院到现在的一年半时间里,出勤502天,加班60多个工时。
○懂得生命意义才无愧人生
有一次,监号里收押了一名因犯严重伤害罪被拘留的嫌疑人刘某,其父母早年离婚,而后他本人也离了婚。因想不通,刘某在一次酒后将妻子的家人打伤而犯罪。王世林第一次找刘某谈话时,他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提及。
为了挽救刘某,当时刚出院不久的王世林一次次骑着电动自行车往刘某家里跑,找其父母谈话,找其妻子做工作。在家属接待日那天,王世林先是让刘某的父母一起来看望他,而后又特意安排刘的妻子带着他三岁的儿子来给其送新衣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某不仅谅解了父母和妻子,并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罪行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当刘某离开看守所去服刑时,搂着前来送他的王世林悔恨地痛哭失声:“王管教,你不仅挽救了失足的我,也挽救了俺破碎的家,你是俺全家的大救星。”
王世林以神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了监区在押人员的安全和满意,受到了各级领导、同志以及在押人员家属的一致称赞,多次被上级公安机关党委评为先进个人,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武陟县公安局局长在一次全局大会上曾这样评价他:王世林同志在最容易产生对抗的地方做到了平稳和谐,最容易侵权的地方实现了公平正义,最不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做出了最优异的成绩,最不容易体现价值的地方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