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三亚苗族婚庆习俗

   2014-04-17 三亚日报973
核心提示:在三亚的苗家村寨里,民族气息浓厚,百姓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独特而鲜明的婚庆习俗,那里的婚礼有着另一番民族味道。苗族人结婚会身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本民族服装,在男女所在村寨各举行一次婚礼,对歌、抢新郎、拜堂……
       欢庆网消息:在三亚的苗家村寨里,民族气息浓厚,百姓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独特而鲜明的婚庆习俗,那里的婚礼有着另一番民族味道。苗族人结婚会身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本民族服装,在男女所在村寨各举行一次婚礼,对歌、抢新郎、拜堂……

      前段时间,三亚凤凰镇抱龙红星苗村的村民陈俐良和妻子盆明燕,按照苗族的习俗举办了婚礼。

       记者在婚礼现场看到,穿上苗族服饰结婚是婚礼的一大亮点。苗族姑娘心灵手巧,几乎每个人都会做苗族服装。盆明燕说,她和陈俐良结婚穿的衣 服,她花了很长时间制作完成的。其中,盆明燕的衣服是蓝黑色棉布,大约有100厘米长,在袖口和领口处用五色彩线绣上花纹,腰间配一条红色腰带,下装是一 条过膝的短裙,小腿上绑有两米长的打腿布,并配色红色彩带。在头饰上,配有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

        新郎陈俐良说,苗族婚礼大致要经过问婚、订婚、迎亲、拜堂等几道程序。傍晚6点,陈俐良在“媒公”、郎老(迎亲时带路人,专门负责对歌)、郎小(伴郎)、回路儿(两位未婚女子,负责护送新娘回来的人)等陪同下组成迎亲队伍,前往新娘村寨接亲。

       到新娘家村外时,燃放鞭炮。新娘家知道是新郎到了,也燃放鞭炮呼应。村民们马上蜂拥到村外,村里的姑娘们在村口拉上一根竹竿,不让陈俐良进村。媒公把一些红包分给拦路对歌的姑娘们,表示交“开寨费”。虽然逗场滑稽热闹,但陈俐良始终不能开口发笑或说话。

       在拦路对歌讨进寨费的过程中,新娘村子里的妇女和姐妹们开始抢陈俐良,把他藏在邻居家里面,不让他说话发声。在经历近一个小时的讨价还价后,给“开寨费”才将他放出来。

       陈俐良随后先到新娘家预先选定的一户人家里休息,等吉时一到就到新娘家举行婚礼仪式。由新娘的舅舅做主婚人,新娘舅舅和媒公会给新郎和新娘训话,告诉他们从现在起正式成为夫妻,要互敬互爱。然后媒公折断十双筷子为证婚,表示新婚夫妇同甘共苦,永不分离。

       接着陈俐良和盆明燕要进屋里举行拜堂仪式,先后向父母、长辈亲属、媒人和亲戚跪拜,然后共饮一杯婚誓酒,众宾客便可开怀畅饮,媒公和媒婆还要饮酒对唱婚礼歌,直到天亮。

       在新娘家的婚宴结束后已经是第二天上午9点,此时就要将新郎新娘送到男方家。当送亲队伍离开新娘村子时,村里的男青年用竹竿横挡门口“拦 亲”、逗新娘。此时,陈俐良的亲朋好友已在家里设下酒席,新郎新娘仍然要穿上苗族的衣服,在媒公媒婆的带领下向宾客敬上酒和槟榔,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

       红星苗村藏在抱龙山里,房舍与绿树掩映,目之所及都是景,林间鸟鸣虫叫,溪边流水潺潺,乡间小路弥漫着野花和芳草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陈 俐良的家也隐藏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席间新郎、新娘、媒公、伴郎、伴娘,甚至端菜的小姑娘们都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他们穿梭在宾客间,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476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