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喜欢的东西面前就迈不动脚步了怎么办?家长在应对购买欲望强烈的孩子时都是用强制拖走的吗?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让购买欲望强的孩子“转型”?本文从专家的角度告诉你。
孩子购买欲强,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宝贝听话,小汽车家里已经有很多了,别再买了。”
“我说不买就不买,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自己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蹲着吧。”
“好了好了,怕了你了,这是最后一次给你买小汽车了。”
这样的场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孩子购买欲强,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那么当孩子与家长外出总要求买东西时,家长们该如何应对?
情景重现1
碍于情面 只好妥协
市民李女士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每当逛超市孩子硬要买某个玩具时,她都是先妥协。“我女儿倔强得很,不给她买就哭,听着孩子的哭声,自己也觉得于心不忍,最后还是买了。”
而市民梁先生在遇到6岁的儿子在公共场所为买某件东西而哭闹耍赖时,他常常会碍于情面,答应孩子的要求。
点评:不利于培养规则意识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陈金菊说。如果孩子很轻易地就能通过哭或耍赖等方法获得家长妥协,家长以后在教育孩子时,会逐渐失去威信。
情景重现2
孩子哭闹 家长生拉硬拽
“如果孩子一哭闹家长就迁就,这样会把孩子惯坏的,几次过后,孩子就会钻空子,用他们实践成功过的方式来得到想要的。”方女士说,在面对孩子在街上为了买某件东西而哭闹时,她总是硬生生地把孩子抱走。
点评:易留下心灵创伤
南宁七田教育·智慧源学校校长朱海瑕认为,方女士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叛逆和倔强。
“当孩子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地上打滚哭闹时,家长不能妥协,但在不买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平等和尊重。”朱海瑕说,“硬生生地把孩子抱走,让他远离玩具摊,确实非常快速了当,但这会给孩子留下内心的创伤。孩子的问题大多会在青春期爆发,那些没受到平等和尊重的孩子,在青春期时会非常反叛,引导不好甚至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