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葱郁的山林,新鲜的空气,是蓟县的特色,被称作是天津的“后花园”。为保障这里的生态环境,蓟县今年“矿山复绿”行动已经启动,今年蓟县将完成首期8个矿区创面治理,修复创面337万平方米,绿化山体311万平方米。
记者在机器轰鸣的蓟县矿区复绿施工现场看到,汽车、推土机、装卸机来回穿梭,一片繁忙的景象。虽然周围的山体大多还是光秃秃的,但是过去开山采石造成的大坑正在被填平,部分山体上也已经开始栽植了景观树木。
“现在正在施工的是大兴峪矿区复绿工程,大兴峪矿区包括南、北共两处废弃矿区,治理矿山破损面积110万平方米、削方量为560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为6亿元。”蓟县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先清除开采创面险石、危岩体,彻底消除矿区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然后利用团粒喷播植被恢复技术,对创面进行植被复绿,使经过治理的创面在1-2年后植被基本实现自然生长,无需人工养护,达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负责人说,“矿山复绿”是指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采矿活动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使地质环境达到稳定、生态得到恢复、景观得到美化。蓟县今年将高标准完成首期8个矿区创面治理,修复创面337万平方米,绿化山体311万平方米,争取在全国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到2015年将使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及周边范围,重要交通沿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本得到整治,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负责人介绍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开山采石,为蓟县及周边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保障,但也形成了1300万平方米的危岩体,留下的矿山创面54处,总面积达909万多平方米,涉及12个山区乡镇,一条龙式的支柱产业链运作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