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是延城新人扎堆结婚的高峰期。几场亲朋好友的婚礼下来,一些市民手中就积攒了不少喜糖,“这些喜糖是散装的,只有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这放的时间一长,就不知能不能吃了。”昨日,记者在市民小吴的桌面上,看到七八盒喜糖,都是从“十一”以来,参加婚礼时得到的,“有一天吃到一颗‘怪味’巧克力,之后就不敢再吃了。”
小吴打开一个个包装精致的喜糖盒,里面装的喜糖种类非常多,但都是散装的,包装上除了标注有品名、配料、制造商、保存方法等内容外,也有保质期,可就是不见生产日期。
为此,记者走访了延城的糖果销售市场,发现大部分喜糖,除果冻、小糕点外,都没有标注生产日期,而商家也没有特意标注出来。对于为何不标注生产日期,一家婚庆店的老板表示,散装喜糖的生产日期大多标注在大包装袋上或者印在大包装袋内的合格证上,而最近新人结婚多,喜糖消耗得很快,基本没有存货,也就无需标注了。
但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按照卫生部2004年印发的《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只要是单独的产品包装袋,都应印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鉴于糖果包装袋面积有限,可以在大包装内统一印制,但必须在盛放食品的容器的显著位置标注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同时,商家有义务在散装食品区域明确标注生产日期。消费者在购买散装糖果时,有权要求商家出示大包装内的合格证,查看产品生产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