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海关总署缉私局副局长许文荣和缉私局侦查二处处长关向应在海关总署官网上介绍了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的危害。特别强调,由于新型毒品的特殊性,在酒吧等娱乐场所较为泛滥,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让人不设防,因此,青少年有意无意接触新型毒品的几率更大。
“浴盐”是目前危害性最大毒品
上个月,在美国迈阿密发生了啃食人脸的骇人听闻事件。据食人脸男子女友说,这名男子曾是一位善良的基督徒,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着圣经。究竟是什么将人变成了魔鬼呢?罪魁祸首就是一种新型毒品“浴盐”。
关向应介绍,这里所说的“浴盐”跟人们用来洗澡的浴盐不同,“浴盐”是一种新型致幻剂,不同地区生产的“浴盐”所含成分有所区别,但大多数含有甲卡西酮,甲卡西酮是受我国严格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迷幻作用,被当作“可卡因的替代品”出售。甲卡西酮对使用者有较为明显的药理学和毒理学作用,可对人体健康产生较为严重伤害,可能导致急性健康问题和毒品依赖,甚至造成死亡。最危险的是,其兴奋功能比可卡因强。
据专家介绍,吸食“浴盐”后,会让人完全丧失理智,将自己想象成“超人”,而将其他人看成“怪兽”,导致吸食者对其他人进行不可想象的攻击和撕咬,是目前为止危害性最大的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是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化学合成毒品,它有兴奋、抑制或致幻作用。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则以镇痛、镇静为主;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一般采用吸烟式或者注射式;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者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从社会危害性来看,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通常为了获取毒资杀人、抢劫、盗窃;而浴盐、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由于吸食后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
新型毒品极易上瘾造成身体伤害
据了解, 近年来海关查获的新型毒品有冰毒、氯胺酮等,其中冰毒查获量较大。一些境外贩毒分子欺骗我境内务工人员,以介绍工作、帮助送产品样本为名,使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沦为走私毒品工具。还有以“爱情”为引诱、以“境外旅游”为方式,诱骗女性携毒入境。
据许文荣介绍,今年禁毒工作的年度宣传主题是“青少年和合成毒品”。青少年是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敢于尝试,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和侵害。吸食新型毒品会表现出很强的精神依赖性,极易上瘾。吸食新型毒品还会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作用,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吸毒者全身骨骼肌痉挛、恶性高热、脑血管损害等,有的会因过度兴奋而痉挛性收缩造成心肌断裂。
建议青少年要有警觉戒备意识,牢记“毒品不能碰”,对诱惑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等;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有规律的生活、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时间,正确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
针对有媒体报道,在广东东莞的一些中学里,“止咳药水”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他们把“止咳药水”当成功能饮料一样喝,有的学生甚至可以一天喝1到2瓶。关向应说,这些止咳药水含有一种可待因成份,可待因临床用于镇痛作用,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依赖。部分止咳药水含有可待因成分,喝这一类的止咳水也会带来一种兴奋感,所以这些孩子可能起初是好奇,或者交友不慎,就喝上了这种止咳水,长期服用就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