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食证字”批准文号,却标注有适用病症范围,这些“非药品”被药店大肆兜售给买药的人,甚至把其说成“疗效”神奇的畅销药。这种违规售药行为,在周口市郸城县县城药店竟成了普遍现象。连日来,本报记者不断接到郸城县读者反映,遂前往暗访。
记者来到药店集中的郸城县人民医院附近,以代人买药为由先后逛了4家药店,分别是益生堂大药房、九顺新特药店、华联超市里的人民路第四中西药店和达仁堂药店。在九顺新特药店,记者问有没有治疗腰疼、头疼的特效药,一位女店员先是推荐了几种带有国药准字批号的,见记者摇头称“好像不是这种药”后,又大力推荐包装盒上显示“豫卫食证字”的“头疼宁丸”。记者提出疑问,女店员又改口称“这是营养药,但疗效很好”。记者欲掏钱买下取证,女店员以“别给人家捎错了药”为由把此“药”又收回去了。
记者发现,郸城县城的部分药店不只是卖假药,管理也很混乱。有的药店没有悬挂药店应有的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许可证,有的药店门前有“推销员”,看见拿着处方的人过来就争相“拉客”。就此情况,郸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傅局长表示,药店的上述情况属于违规行为,“我们会尽快查处。
大河网-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