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午,沈阳军区某炮兵团榴炮一连战士郑海洋、杨爱强,带着士兵证和请假条,高高兴兴地请假外出办事。郑海洋告诉记者:“团里取消集中保管战士居民身份证、士兵证的土规定后,我们现在外出办事方便多了。”
事不凑巧造成误机
1月15日,是该团榴炮二连士官小潘与未婚妻半年前就确定的大喜日子。
1月初,连队临时接到命令,去外地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小潘本来已请好婚假,但一听说有任务,主动提出推迟几天,完成任务再回家。
为确保15日前能赶到家,他托人在网上预订了14日16时10分从沈阳飞往成都的机票。
13日上午,连队完成任务返回营区时,离小潘乘火车赶飞机的车次开车仅剩下两个小时。由于战士的身份证、士兵证统一由营里集中保管,小潘立即拿着回家结婚的报告,到营部找文书取自己的身份证。
然而事不凑巧,由于没有提前沟通,文书临时外出办事,把锁证件的铁柜钥匙随身带走了,其他人无法取出证件。
“拿不到证件,就办不了登机手续……”小潘急得团团转,等文书匆匆赶回来,已经赶不上火车了。
部队驻地到机场相距数百公里,小潘本来安排好乘火车、换汽车到机场的车次和时间,这下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等他赶到沈阳桃仙机场时,预订的航班已经起飞,只好换乘15日7时40分的航班。
当他风尘仆仆回到家,已是15日下午16时。
集中保管事出有因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潘的事传回连队后,立即引起官兵热议和各级关注。
四级军士长董洁直言不讳:“内务条令明确规定,军人身份证件应当随身携带,妥善保管。营里要求战士把证件交上去集中保管,就是不按条令条例办事,属于土规定、土政策。”
上等兵董祥亮也认为集中保管证件不合理:“集中保管有效证件,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战士卢秋霖更是深有同感:“上个星期天,我请假外出给母亲汇款治病,也碰上文书不在营里,取证件就等了2个小时,太不方便了。”
面对战士的不理解,陈营长道出了集中保管证件的初衷:“部队驻地周边一些城市都开通了动车,出行非常快捷方便,个别战士利用外出办事的机会私自乘动车远离驻地游玩,也有个别战士拿着证件到地方网吧上网,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隐患。为杜绝安全隐患,才想出了这个‘釜底抽薪’的办法,集中保管证件,战士需要用时再取。”
教导员李中华专门给小潘家里打电话,表达歉意。但他也认为:“集中管理证件,对于防止违规违纪确实起到一定作用。”
“抓管理,应当严格依据条令条例,而不能另搞一套;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当因势利导,而不能因噎废食。否则,必将导致土政策、土规定盛行,直接损害士兵权益。”该团党委得知此事,对这个营的做法进行了批评和纠正。
废除土规定受欢迎
此事过后,该团围绕清理土规定,在各连开展问卷调查,在局域网上开设专栏,征求战士意见建议。在团党委“硬”起手腕严查之下,一人误岗全班罚岗、战士外出批假不超过3小时等各营连自行制定的多条土规定先后被曝光,得到纠正。
细究这些土规定,不少属于以前各级曾严肃整改过的,为何会出现反复?该团党委“一班人”深入分析感到,根源就在于少数基层带兵人的法规意识不强。
为此,他们结合团里正在开展的“学法规强素质,用法规尽职责”活动,把常用法规知识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纳入基层政治教育,组织带兵人深入学习共同条令、基层建设纲要和军区印发的《法规制度手册》,引导大家认清严格管理与依法办事的关系,切实破除模糊认识。
与此同时,他们还采取情景式、讲解式、互动式授课,再现日常教育管理中容易出现的语言不文明、举止不得当、行为不规范等情形,引导带兵人认清危害,坚持依法抓管理。
为确保这次清理的土规定不出现反弹,该团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梳理,印发了《正规化管理法规手册》《日常管理十不准》《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实施细则》等法规摘编,要求干部骨干一册在手,严格按照法规抓管理、尽职责。他们还将这次清理和常见的土规定、土政策上传到局域网上,请官兵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