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郑州拆除全市421个报刊亭 称属违建不需听证会(下)

   2015-06-10 网络网友73
核心提示:见下文
不过,“新政”实施近两个月后,据郑州当地的一家主流都市报的发行部门数据显示,尽管其在郑州市区的零售点从400多个增至600多个,增幅约50%;但其日均零售总量比4月跌幅超过四分之一,近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单个销售点出售的报纸更少了,也意味着销售成本上升。”该都市报的总编辑说。
  对此,郑州市报刊零售公司经理郭玉娟介绍,自4月以来,郑州报刊零售市场整体销量下跌约80%。由于报刊配送点增多,配送半径、里程增加,郑州市报刊零售公司配送成本增加了一倍多,也许具体数据会更糟。
  目前,郑州市为被拆报刊亭主提供“一亭一岗”就业补偿,报刊亭主可从环卫工、计划生育协管员、暂住人口协管员、巡防队员4个岗位中任选其一。
  郑州市城管局副局长韩永进承认,这批岗位月收入仅1000多元,吸引力较低,报名人数较少。不过,已经报名巡防队员的原报亭主老祁说,至今还没人通知他下一步的事宜。
  “退路进店”的阻力
  在商场的购物高峰期,一些顾客会为买一份报纸排队等几十分钟感到愤怒
  6月6日,据“退路进店”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最新数据,郑州市区新增726个报刊杂志经销点。不过,“退路进店”在推广方面也面临一些现实阻力。
  郑州市“退路进店”领导小组曾乐观估计,超市、商场能借此吸引更多客源。
  不过,郑州一家中型商场销售经理在6月3日的采访中表示,未感觉客源有明显变化。相反,在购物高峰期,一些顾客会为买一份报纸排队等几十分钟感到愤怒。
  郑州市零售报刊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还发现,在报刊销售的黄金时间,早上6点至9点间,大部分商店、超市还未开门。
  对此,郭玉娟介绍,这只能寄于超市、商场自行提早开门时间,邮政局与政府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合措施。
  此前,5月29日,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批示,强化邮政报刊零售的主渠道作用。
  6月12日,郭玉娟表示,报刊零售公司出台了一些配合措施,比如:提供30天至90天的全代销(未售出刊物全回收)、提供“一站式”送货、为经营者免费提供报刊摆放架。
  目前,郑州市邮政局相关部门正组织研究配套新政的配送措施,“不仅市民们的阅读习惯要改,邮政报刊配送系统的工作流程也得改。”一位工作人员说。
  未经听证的“新政”
  支持者认为,新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拥堵的道路交通;反对者则对“新政”未征求市民意见表示不满
  郑州市拆除报刊亭,实行“退路进店”新政,民间的评价分歧较大。
  支持者认为,新政确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拥堵的道路交通。
  有网友说,打击报刊亭出售非法出版物,客观上保护了孩子成长环境,“每每路过报刊亭,我总能看见那些涉黄书籍堂而皇之地摆在亭子的显眼位置,然而,这个报刊亭附近就有一个小学”。
  韩永进强调,网络民意也支持拆除政策。他说,据4月24日在大豫网《你咋看拆除报亭,退路进店》的调查,赞成的为12226票,无所谓的276票,反对票仅1580票。
  反对者则对改善交通、“扫黄打非”的实际效果持怀疑态度,并且,对“新政”未征求市民意见表示不满。
  6月8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说,未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仍显示郑州市政府对此次实施“新政”信心不足。
  此前,史璞曾对媒体表示,郑州市的报刊亭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但“位置不好可以调,形象不好可以改,但直接拆,就是一种随意的、盲目的强制性管理。”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也曾表示,此前未召开听证会,邀请市民参与论证,是一种“过于武断的长官行为”,“这是管理上的懒政”。
  他说:“一向以厚重文化自称的郑州,却做了一件最没有文化的事情。”
  当地一家报社的总编辑说,“郑州居民大多从周边移居而来,在这样应强调城市文化的积淀,强化地区的认同感,郑州市却做出了对城市文化生态的不符合规律的破坏,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
  在书报亭拆后,经营邮政书店的王建国,书店生意变好了,不过,他却高兴不起来。他说:“读报读刊是阅读习惯的一部分,有这个基础,才有更多的人读书。如果大家不再习惯光顾报摊,总有一天也会习惯不再光顾书店。”
  郑州报刊亭整治史
  上世纪90年代初
  郑州开始出现“报亭”,分别挂靠在公安、电信、邮政、市政等单位。
  1998年
  郑州市报刊亭一部分由邮政局管理,其他均为个体经营。
  2002年12月
  郑州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统一规划改造报刊亭,由市邮政局接手,但因报刊亭主意见不统一流产。
  2004年3月初
  郑州市市容设施综合整治指挥部向报刊亭主下发通知,30条景观街主干道报刊亭15天之内全部拆除,否则将强制拆除。由于报刊亭主强烈抵制,2004年4月13日,该指挥部再发通知,持有证照的公用电话亭、报刊亭暂停拆迁,等待市容设施规划设计审定后,按新要求建新亭,拆除旧亭。
  2005年10月
  郑州市准备实施畅通工程,要拆除占道经营的报刊亭。因报刊亭主抵制,此事不了了之。
  2006年初
  郑州市政府委托市政管理局与一外资公司签订协议,准备对现有的公用电话亭、报刊亭统一进行升级改造,因报刊亭主抵制而搁置。
  2008年4月1日
  郑州市政府宣布对报亭升级改造,5月底前,郑州市将拆除所有报刊亭,持有2004年占道证的重新选址,原有的旧报亭、无证报亭、报警功能逐渐弱化的警亭、违法建造的饮料亭、食品亭等都将被拆除。
  2010年11月24日
  郑州市政府宣布,整治报刊亭占压人行道和盲道的现象,报刊亭日常经营管理由郑州市邮政局负责,还可代缴水、电、气费。新建报亭由河南省邮政公司出资免费向报刊亭主提供。
  2012年4月
  郑州实施“退路进店”工程,拆除全市共计421个报刊亭
来源:新京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3007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