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我将租用的房屋进行了改扩建,享受了村卫生室建设的1万元补贴。但我必须在这里服务5年时间,否则要按比例退钱。”3月24日,忠县复兴镇水平村乡村医生张林对记者说。据悉,忠县在标准化建设152个行政村卫生室过程中,与乡镇、村委、村医约定建设投资、建设用地、服务期限、房屋产权等协议,确保国有资源保值增值。
张林从医的40余年里,先后在村里的土房、砖房、楼房里开过诊所,但是,尽管诊所条件逐步改善,居住分散的村民仍反映就医不便。“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办一个村级卫生室。”
去年9月,张林如愿以偿——搭上县里民生实事的“顺风车”,在村民安置点租下一个门面,按照县里规定的“九统一”标准,改建成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经县卫生局验收合格后,他获得1万元补贴。
不过,与其他地方村卫生室建设补贴不同的是,张林必须跟政府签订一个协议,约定5年村卫生室服务期限。达不到服务期限的,其补助资金由村医按比例一次返还。
“之所以这样做,关键是防止国有资产不流失。”忠县卫生局局长杨天甫告诉记者,忠县有152个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任务,市财政给村卫生室补助款为760万元。如果对每个村卫生室平均投入5万元的话,很难打造出较高品质的卫生室,还无法明晰卫生室的产权归属。
“约定服务期限的方式还有两种。”杨天甫介绍,对由村医个人新建的村卫生室补助5万元,但村医必须在该卫生室服务25年;对由村里新建的卫生室补贴12万元左右,但该村卫生室应长期无偿用于村民健康服务。
忠县卫生局还与乡镇、村委和村医有“三个约定”,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他们是这样做的:约定建设投资,市县财政对每个新建标准化卫生室投资9.45万元,各乡镇还需投入2万至3万元;约定建设用地,由有建设任务的村民委员会采取购买、调剂等方式解决;约定房屋产权,新建村卫生室的房屋产权归属为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村医新建及改扩建的卫生室,服务期满后归村医个人所有。
据悉,忠县通过“四个约定”共筹集资金1143万元,已经新建及改扩建15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每类村卫生室的产权、村医的服务期限均有明确约定,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