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12月1日起,我国首部婚姻庆典服务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国标”中明确规定,婚庆公司录制过程中的所有原始资料(包括底片、录像带及数码资料等)要免费交给顾客。国标已实行三个多月,实行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大型影楼对此并不买账。
几天前,读者王女士就致电本报热线称:今年元月,她在钟楼
街一家影楼拍了一套5888元的婚纱,其中30张入册,剩余的底片她也想拿回来,但是必须出钱购买,一张底片加30元,入册一张40元。王女士觉得影楼这样做不符合规定,但是也没有相关部门监管,王女士只好出钱又买了20张。
近日,记者走访了钟楼街的部分婚纱影楼,大部分影楼只免费交付入册底片,也有的影楼要看顾客消费的套系价格而定。其中一家影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的套系都是有规定的,比如入册20张的套系,要拍100多张照片,从中选20张入册,这20张底片是作为套系中的一项赠给顾客的,剩余的80多张底片就不免费,需要掏钱购买。如果拍的是万元以上的套系,可以赠送全部底片。”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影楼确实取消了“底片费”,不过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型的影楼或者工作室。一位业内人士私下向记者透露,免费送底片也只赠送婚礼当天的所有底片,婚庆新标准并没有对婚礼前拍摄的婚纱照做出任何规定。同时,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底片费以及底片制作的费用超过婚纱摄影行业总利润的一半,他们是不会轻易丢弃这一块利润的。
记者就此咨询了太原成诚律师事务所的郭律师,他说:“国标”中规定不得收取底片费,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同时也为此类纠纷提供了处理依据。但是这项服务标准并非强制性的,婚姻庆典服务国家标准,既不是法律条款也不是部门规章,是个推荐性标准,这就使得新“国标”缺少约束力。即便影楼的收费违反相关条款,有关部门也缺乏对其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依据。
郭律师说,新“国标”的出台,虽然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影楼的“二次收费”行为,但是,要想打破底片收费的“潜规则”,消费者应自己加强防范,最好在拍摄婚纱前就跟影楼签订一份拍摄合同,明确哪些是收费的,哪些是免费的,以此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