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的来临,婚礼的钟声即将在美国各地此起彼伏。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婚庆行业规模有多大,直到我的大女儿萨拉(Sara)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去《现代新娘》(Modern Bride)杂志工作后才略知一二。她向我讲述新娘及她们的母亲如何精心筹划婚礼,这令我大开眼界,但至少可以说,也使得我这个有两个女儿的父亲非常不知所措。
几年之后,当我们在位于新泽西州的自家农场上举办萨拉自己的婚礼时,我自己切身真实地感受到,当年轻人结婚时,有多少行业会因此而生意兴隆。我的妻子卡琳(Carleen)和萨拉似乎很快就与该地区的每一位婚纱设计师、酒席承办商、花店、糕饼店、婚礼帐篷提供商、摇滚乐队、摄影师、婚礼策划师、酒店、餐馆、运输公司、酒行、神父、电工、水暖工成为好朋友!
难怪美国婚庆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估计高达400亿美元。然而,甚至这样的估计似乎也有些偏低。据对美国2011年结婚的18,000名新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她们的平均婚礼费用为27,021美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去年美国进行的约210万场婚礼将给婚庆行业带来近600亿美元的收入。无论你如何界定婚庆行业,婚庆在美国都可谓是门大生意。
随着中国日益富裕,一大批年轻人想要成为现代全球化世界的一分子,父母们愿为各自的独生子女做任何事,加上互联网这个伟大的促进力量,我们应该毫不奇怪地看到,西式婚礼在中国也正成为一门规模庞大的生意。说中国婚庆行业正蓬勃发展都显得有些保守。
虽然中国的平均婚礼费用较低,但中国婚庆行业的规模早已和美国的一样大了。中国人口远远超过美国,每年办的婚礼超过1,000万场,比美国高出四倍多。虽然有关中国婚庆行业规模的估计各不相同,但诸如《中国广告时代》(Ad Age China)杂志等许多专家表示,中国婚庆行业的年产值早已达到570亿美元。
随着中国的新婚夫妇舍弃传统中式婚礼而选择西式婚礼,配以白色婚纱、摄影师、昂贵的珠宝等等,中国婚庆行业势必会增长到更大的规模。这就是为什么诸如弗吉尼亚州专门从事婚礼策划师培训的美丽婚礼国际(Weddings Beautiful Worldwide)等美国公司目前纷纷把各自的发展目标瞄向中国市场。
在2011年,该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把自己在婚礼策划师培训方面拥有的专业知识引入中国。在中国,新婚夫妇在结婚时都会收到庆贺他们婚礼的数千美元红包,许多新婚夫妇希望在如何最佳利用这些钱来筹划婚礼方面得到帮助。这家名叫美丽婚礼中国(Weddings Beautiful China)的合资公司总裁劳尔·瓦斯克斯(Raul Vasquez)近日在北京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趋向于选择更加独特而且更具个性化的婚礼,从而推动中国婚庆行业的发展。”
该合资公司的中方合伙企业——柏灵私人婚礼顾问(Weddings by Ling)本身也是一家美资高端婚礼咨询公司,根据该公司网站公布的资料显示,其创始人是“名人婚礼策划师林颖”,致力于为如今生活在中国的摩登、优雅、时尚的新娘提供婚庆策划咨询服务。”柏灵公司的办公地址就在我们公司附近,位于三里屯SOHO,就在我们办事处的街对面。美丽婚礼中国的合资双方显然相信,中国的婚礼开销将继续攀升,越来越昂贵,而婚庆行业有望急剧增长。他们计划通过18节培训课程使学员能够成为“认证婚礼专家”(certified wedding specialist),从而打造新一代婚礼策划师。
当有人问道,现在进入中国是否为时已晚,我总是回答说,正相反,现在仍属于早期阶段。虽然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一个初期阶段。中国在产品、技术及服务方面需要填补的差距随处可见,而其中每方面的差距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商机,只要你有能力认识到这方面存在差距,并且拥有制定及实施一项策略来填补差距的远见。其中有些差距可能由中国企业或企业家来填补,但其他一些差距可能由西方国家的公司或企业家来填补。不过,无论哪种方式,这些差距最终都将得以填补,并且在此过程中创造出许多规模大而且有吸引力的企业。
中国婚庆行业发展前景存在我觉得特别令人鼓舞的三个方面。
第一,与许多其他行业不同,婚庆行业往往具有地方性,由许多小公司组成。在婚庆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提供所有相关服务的巨型公司寥寥无几。相反,一场成功的婚礼需要许多具有不同专长的公司通力协作。婚庆行业规模很大,为许多创业者及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而且小企业拥有的不只是一个需经过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第二,中国婚庆行业近年来的变化程度令人惊叹,这表明新观念在中国被接受的速度非常之快。如果有人在五年前(更不用说在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的1992年)告诉我中国人会在西式婚礼上花这么多钱,我根本就不会相信。
第三,这个情况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不仅对于中国的企业家和公司来说是一个机遇,而且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机遇。美丽婚礼国际及柏灵公司就是在其中发现了具有吸引力的利基市场并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入中国的美国公司。其他美国公司也能做到这点。机会是需要寻找的,而在中国,有许多领域可以寻找机会。总体而言,中国服务类行业(尤其是奢侈品行业)是各大公司开始寻找机遇的不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