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中国最高领导人六十二年首访丹麦 "中欧之春"呈现高潮

   2015-06-08 网络网友49
核心提示:见下文
      本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启程前往丹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丹建交62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这个北欧国家。丹麦既是北欧地区唯一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也是今年上半年欧盟轮值主席国,这也令胡锦涛主席的访问蕴含丰富含义。舆论普遍认为,继今春以来多位中国领导人密集出访欧洲后,胡锦涛主席此次访丹将今年的中国对欧外交推向高潮,突显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欧洲加强战略协调与务实合作的意图。 
  四月以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政府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刘延东等高级领导人纷纷访问欧洲,涉及23个国家。中国前驻瑞典大使、资深外交官陈明明先生认为,中国高层如此密集出访欧洲,是基于当前中欧日渐加强的政治互信和经贸发展需求。
  陈明明称:“这样高的频率,反映了中欧之间相互政治上信任。这是中欧关系发展比较顺利、日益成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此外,访问期间中欧举行了很多的商业论坛活动,签署大量协议。这些协议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中国从欧洲进口产品、商品,另外一类是中国向欧洲进行投资,双向的。这也说明了中国和欧洲这种相互需求,经济互补的经贸关系发展得也十分顺利。”
  中国学界普遍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是中欧关系发展的战略转折阶段。2003年至2004年之交,中国与欧盟确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使中欧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08年末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令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酝酿复杂深刻变化。战略利益的考量与各自发展的需求,让中国与欧洲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陈明明认为,中国将欧洲视为重要的战略伙伴,近年来的对欧政策体现日趋明显的延续性。
  陈明明表示:“我们一直认为欧洲是中国的战略伙伴。随着中欧关系的互补性增加,双方之间的共同需要也越来越增加了。中欧关系有着很强的连续性,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清晰的路径,就是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重要。”
  机遇与挑战共存是中欧关系发展的显著特征。陈明明强调,正确认知中国的发展是确保中欧关系稳定前行的关键。 
来自:国际在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1273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