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婚庆 » 正文----2075

重庆歌乐山地质怪相频出 水库上游现大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8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浏览次数:47
核心提示:见下文
      近日重庆频繁降雨,歌乐山镇歌乐村对角桥社的村民发现,在凌云水库上游出现了一个大洞。该洞长约20米,宽约10米,呈漏斗状,深不见底。昨日,记者从镇政府了解到,他们已派专人全天值守,及时监测。而村民反映,歌乐山上出现地陷情况陆陆续续,已有近2年。而这些洞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面塌陷
洞口长20米宽10米
昨日,歌乐山镇歌乐村对角桥社村民向记者反映,称该村发生塌陷。记者立即赶到对角桥社凌云水库附近,在当地热心村民的带领下,走了约10分钟山路,找到了事发地点。
村民告诉记者,发生地陷的地点,以前曾经是水库,而整个水库只剩下下游一处小湖,其余的都已经干涸了,而这个洞正位于凌云水库的上游处。记者看到,这个洞呈两个不规则的圆形状,整体长约20米,最宽处有约10米,洞呈一漏斗状,上宽下窄,深不见底。这时村民找来竹竿,或者扔石头下去,都根本无法测出其深度。水库上游不断有溪水流进大洞,而周围也拉起警戒线和警示牌,告诫村民不要靠近。
塌陷之前
连续多天都在下雨
记者看到,这个地洞上层是泥土,下面是一些松软的石块,只要人稍稍踩进警戒线内,就会有一些小石块承受不住压力顺着石壁往下滑。
“5月二十几日,下了雨后就成这样了。”60岁的罗女士,早年嫁到村里,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了,距离大洞1米多的地方就是她种菜的地。她告诉记者,5月下旬,几乎每天都在下雨,村民们都很少出门,后来渐渐雨小了,一些村民便出门看看庄稼,才发现了这个大洞。由于村民家都离这个大洞有一段距离,所以塌陷发生的时候,没有人听到任何响声。
相距50米
还有一个地陷大洞
通过警示牌上留下的电话,记者联系上了对角桥社社长左明刚,而他也是该地陷处监测员。他告诉记者,社里一共有村民200人,而附近出现地陷也早已不是第一次了。每一次村民的反映他都有记录,并将情况反映给了镇政府。对角桥社前前后后出现过几次地陷,不严重的都已经被填上了。
经左明刚指引,记者在距离大洞约50米的地方,还发现了一个地陷洞,这个洞直径约5米,深2米左右,洞底全是水。
“今年5月底形成的这个大洞也不是突然就有的,起初是一个小洞,然后是两个小洞……下大雨后全部垮了,就形成一个大洞。”左明刚说,这个洞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个。
“作为监测员,如果遇到下雨,我天天都去看,如果天晴我至少一周要去3次。”左明刚说,除了地陷,社里还有七八家村民的房屋曾出现过开裂,但至今原因并不明确。
声音
国土局:地陷原因多需继续监测
昨日,沙坪坝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地质环境监测站余先生介绍,歌乐山属于喀斯特地貌,内部构成复杂多变,地下有许多溶洞、暗河、地缝等。而地陷形成因素很多,连日天降大雨可能是诱发原因之一。而他们在得到村民反映后,与相关地质专家到现场进行查看,并对该地形进行监测,限制人员进入,再根据山体的发展情况再进行相应的措施。
余先生还表示,他们已向地陷周边村民逐户发放避灾避险明白卡,告知大家一旦继续出现异常,他们应该往哪些方向撤离。而昨日,歌乐山镇政府表示,将全天监测地陷情况,如果真发生情况,不排除紧急疏散村民。同时,镇政府已组织镇、村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应急抢险演练”。
地质队:地洞下部可能藏有溶洞
重庆一三六地质勘察队地质专家表示,歌乐山地层属于中梁山脉,石灰岩的岩溶裂隙发育,其本身容易形成塌陷。这次塌陷可能有3个原因。
1.地陷出现的地洞下面,可能本来就是一个溶洞,由于地球本身的运动,或造成溶洞溶蚀,都会出现塌陷。
2.地陷下的溶洞内原本有水,由于外来力量对地下水的径流渠道进行了破坏,水流失后,地面就形成压力差。此时如果地面上的承受力增大后,便会出现塌陷。
3.中梁山一脉曾有许多处矿产,如果填埋不实,时间一长也有可能出现塌陷。
但具体原因必须进行钻探、勘探、物探等,由地质专家和人员经过调查和会诊才能得出最终结果。
来自:华龙网
 
相关产品、服务: 婚礼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