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3.15晚会落下帷幕,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话题却没有随着晚会地落幕而降温。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就上海婚庆行业的格式条款进行了点评。认为“霸王条款”存在于婚庆的各个环节。
上海市消保委在对这些格式合同条款的分析中发现,经营者未尽到提示与说明义务屡见不鲜。比如,某婚庆公司的格式合同中,与消费者约定了提供最高级别的“金牌”服务,但关键的司仪、摄像、化妆等具体服务人员的姓名与相关服务标准却是空白。
面对婚庆公司的“霸王条款”,消费者是怎么想的呢?近期准备结婚的李晓玲女士表示:“我们俩这段时间都在比价或者挑选,如果能找到一家可以信赖的婚庆公司就好了,可惜,这样的公司很难找到。”
记者对此问题专门采访了婚庆网员工张先生,作为专注于网上婚庆服务的领先平台,张先生表示:婚庆产业链各个环节比较分散,新人对于婚庆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可能了解得一清二楚,婚庆公司借此机会,在婚庆服务条款中偷工减料,推卸责任的情况是屡见不鲜。为了减少因为信息了解不及时、不准确而造成的侵权行为,新人应该在结婚前尽量多关注一些婚庆行业的最新消息。同时,在与婚庆机构签订合同时,一定不要怕麻烦,将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细化,万一双方发生纠纷,消费者也可依据合同法和有关法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