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武汉聘任市民担任参事始末:打破年龄地域等限制

   2015-06-06 网络网友48
核心提示:见下文
    5月29日,武汉市政府正式聘任三名市民担任参事室参事,聘期三年。 
  选聘中,武汉市尝试打破《政府参事工作条例》中的众多限制,包括年龄、职位、选拔方式等,从民间公开选聘参事,在全国属首创。
  作为能直接给市长反映建议的三名“布衣”参事,在民间和政府之间如何建立一条高效的民意输送管道,令人期待。
  □新京报记者 陈宁一 武汉报道
  6月2日,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走进校门,看到教学楼横挂一条红底白字横幅——“热烈庆祝我校教师胡全志当选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
  教师胡全志从“文侠”变为武汉市政府参事。“文侠”是胡的网名。以前,网络一直是他的主要阵地。
  5月29日,胡全志从武汉市市长唐良志手中接过“参事”聘书,阵地变成了武汉市参事室。
  当天,胡全志等三名市民通过公选成为政府参事,聘期三年。
  另外两名参事是:陈勇,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城管执法局一中队科员;施岚,武汉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主任科员。
  为了更多地吸纳民智,武汉市参事室承担着压力,打破年龄、资历、选拔方式的限制,发起了一场公选民间参事的运动。
  作为此次选聘制度的设计者、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向悦说,“之前,从没人做过这种改革。”
  参事很忙
  每天接到各种电话,内容从拆迁到社区竞选黑幕,甚至包括汽车噪声问题
  5月31日,新任参事胡全志在汉网上发表一个新帖《市民参事网上征集建议专用帖》。他称之为工作帖,网名为“市民参事”。
  随后,有市民反映,武金堤路损坏严重,公交车不得不绕道走,曾有乘客被颠倒受伤。媒体多次报道,但这条路至今没有改变。无奈,有人把问题反映给胡全志。
  胡全志觉得此事重大,“不仅牵涉到出行难的问题,也有损武汉形象。”他曾向参事室提到此事,一名处长非常重视,到各部门打听,了解到该路归水务局负责。
  胡全志和这名处长约定到水务局了解情况后,再反馈给市民。
  胡全志当选参事后,每天会接到各种电话,有求助的、有提建议的,内容从拆迁到社区竞选黑幕,甚至包括汽车噪声问题。
  “有些问题超过了我能做的。”胡全志说,他的工作方法是,关注重大事件以及自己有兴趣、有认识的事情。
  他希望媒体不要误导群众,“参事也有职责和范畴,不是什么都管。”
  7月,他们要参加参事室的培训,学习如何做一名政府参事。目前,新当选的三名参事正在等待参事室的通知。
  “参事室还没安排工作给我们,但我的参事工作已经开始了。”胡全志说。
  改革,自下而上
  讨论的结果最终交由20名评委根据各部门调查走访情况,来打分决定
  参事室设立,可上溯到建国初期,中央政府设的一室一厅,就是参事室和政府办公厅。
  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副巡视员王汉平说,当时,参事地位非常高,“参事不来市长不开会,参事不表态,市长不拍板。”
  至20世纪末,中央改参事终身制为聘任制,以前看重参事政治身份,后来人选定位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最初开始时,参事是由统战部直接安排人,后来发展为参事室和统战部选聘。
  4月16日,武汉市参事室发布了《从普通市民中选聘参事的公告》,选聘对象为“对武汉经济、历史文化有研究且热爱武汉的普通市民”,一些参事和参选人认为,这是“武汉市权力向民间倾斜的举动”。
  武汉市政府参事室主任黄莉说,这个改革是自下而上的。
  去年12月,市长邀请十位市民一起检查政府工作。坐船渡江时,坐在唐良志左右的施平和胡全志,提到让市民当参事的想法。
  之前,曾有单位推荐施平做参事,不过,他不符合正局级或正教授级别的资历要求。他说:“我跟市长提了这事,说政府应该多吸纳民智。”
  坐在一旁的胡全志,立刻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唐市长听了我们的建议,感兴趣,才有了后来的公选‘布衣’参事。”
  选聘之初,武汉参事室之中就分为三种声音。
  第一,由市长直接来决定人选;第二,仍由单位推荐,几个部门研究;第三,则是公推公选的方法。向悦回忆,因为市长多次批示“大胆尝试和探索”。最终,参事室决定采用第三种方式,更具说服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评委赵振宇说:“在6进3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争论。当时开会到晚上10点,讨论的是何种方式选出最后的三人。有人认为保险的做法是,让统战部从中选出三人,但讨论的结果最终还是,交由20名评委根据各部门调查走访情况来打分决定。”
来自:新京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20691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