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5月20日,虽不是今年婚礼最热的,但仍有不少人赶着“我爱你”好意头举行婚礼。心理专家解析,择吉日成婚不仅涉及传统,还与 “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关,就是新人希望通过好的预期来获得好的婚姻。
华龙网讯 5月20日,虽不是今年婚礼最热的,但仍有不少人赶着“我爱你”好意头举行婚礼。心理专家解析,择吉日成婚不仅涉及传统,还与 “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关,就是新人希望通过好的预期来获得好的婚姻。专家提醒,好意头固然好,但注重相处之道对美好婚姻可能更重要。
520“婚派”:预定酒店不容易 提前半年还加价
“这个日子很特别,520,我爱你。”今天,家住重庆市涪陵区滨江路黄金水岸的林军和女友吴芳在涪陵饭店举行了婚礼。3年前,两人经朋友介绍认识,去年年底扯证结婚。“最初考虑在五一。”为亲戚参礼方便,双方父母建议把婚礼日期定在小长假,但他和吴芳却更喜欢“520”。“既能表达我对她的爱,又能在特别的一天得到更多祝福。”因此,他们一同说服父母确定了婚期。
今年元旦时,林军开始找饭店订酒席。“当时就有两三家酒店已经定完了。”林军为520的紧俏感到惊讶。接下来好几天,每天下班后,林军都和父母一同去找酒店,接着又联系婚庆公司、婚车车队。
“听朋友说,到三、四月份,订酒席、找车队就很难了。”林军的朋友谢小姐透露,为在520订酒席,林军每桌都加了不少价。林军的迎亲车队一早出门就遇上了堵车,车队很难“保持阵型”……“特别的日子,两人都会留下美好回忆。”尽管“历经艰辛”,林军还是觉得,在520结婚物有所值。
520“非婚派”:只要感情好 哪天结婚都一样
“也想过520,听说要加价,就放弃了。”家住渝北区东和春天的陈祀年计划明年结婚,市内酒店一番询问,陈祀年发现,但凡特殊时段,婚宴都得涨价。“不过是个仪式,不值得花那么多钱。”陈祀年觉得,花钱选日子,不如用这些钱出去旅游,为两人增添美好回忆。
“感情最重要,日子倒没什么讲究的”,打算今年国庆在家乡万州举办婚礼的阮邈说,虽然数字谐音寓意不错,但她觉得,只要两人心意到了,在哪一天接受亲人、朋友的祝福都是一样的。“爱对了人,每天都是情人节。爱对了人,哪天结婚都一样。”阮邈说。办婚礼是不是必须选黄道吉日?华龙网记者在观音桥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适婚男女”。
“无所谓,不怎么在意。”下午2时30分,正在观音桥步行街逛街的杨小姐接受了采访。杨小姐今年24岁,在旅行社工作,她认为,婚礼日期安排在双休日就可以了,是否“黄道吉日”并不重要。“没想过,择吉日这种事情我也不懂,难道要专门去找算命先生?”谈及“好日子”,今年6月才大学毕业的苏小姐显得有些好奇。“平日里,也没有人照着黄历来过啊,为什么结婚时就想起来了呢?”苏小姐觉得,是否是好日子,并没那么重要。
“无所谓。”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观音桥大融城附近遇到了正在停车的高先生。“主要是选场地,时间按场地订。”虽仍是单身,高先生对婚礼却颇有想法。他觉得,好的酒店或场地在周六、周日都抢手,结婚时,会优先考虑满意的场地,再按场地空余情况选日子。
长假、酒店空挡、折扣 婚期选择影响因素多
除了520、黄道吉日这样的新老吉日,一般婚期是怎么定日期的呢?民警胡嘉和太太刘倩于去年十月六日结婚。和大多数选择长假行礼的新人一样,他们看重的是时间:“平时都忙,专程请假十多天也不太可能。”胡嘉说,婚礼只有定在这7天,他才能有时间参与。
“前后两周都没空挡,就订了中间这周。“在外企工作的周铭茜一直想作个“四月新娘”:“四月的重庆,不冷不热,穿婚纱不难受。”今年4月14日,周铭茜结婚了。“4月7日、4月21日、4月28日都有人订了,周六结婚比较好,周末能休息一下。”出于这些考量,周铭倩定下了婚期。
“有时会打折,我还在关注。”今年26岁的陈陶桃早在年初就扯证了,行礼日期上,她却一拖再拖。“希望等酒店搞活动、婚庆公司抽奖办一场。”陈陶桃说,她会“密切关注”酒店动向,遇到打折她就办婚礼。
“还没准假,啥时候准,啥时候办。”28岁的张胜不久前刚扯证,由于所在公司处于创业期,每天忙不过来的张胜至今没能请到婚嫁。“除非能请到一整周,不然,老婆就要一个人办婚礼,太可怜了。”张胜对此感到抱歉。
“谈恋爱的时候,‘在一起100天’、‘在一起一年’这种纪念日就全没记住,要是结婚纪念日也忘了,我们俩也太悲惨了。”陈露和丈夫谢成海两人“严重健忘”,常常是“看到街头巧克力促销,还想不起今天是情人节”。为了避免婚后忘记结婚纪念日,两人决定在陈露的生日结婚:“早上,单位要送生日蛋糕和生日费,我就晓得,是结婚纪念日了。”陈露无奈地说。
为啥重视结婚日?专家:这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自己塑造的美女雕塑爱不释手,每日深情凝望,雕像竟然活了过来。在之后的心理学研究中,这位国王的名字,被用来命名一种“因期待获得激励,从而实现、达成发展”的心理现象。
“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克莱因蓝心理文化首席心理师徐凌介绍,吉日行婚礼,能给人以“婚姻因此会顺利”的良好预期。新人希望通过好的预期来获得好的婚姻,这与“皮革马利翁效应”相符,其中体现的,是新人对婚姻的期待。因此,“好日子、好彩头”总体而言,是一件有利无害的是事情。
“注重外在,也是不确定、没把握的表现。”然而,徐凌进一步剖析,婚姻之道并不在于预期、而在相处。从心理学上讲,个体倾向于通过外在行为追求预期,往往显示出内心对婚姻生活不太有把握。“彩头、好日子,并不能代替相处。”徐凌建议,婚姻应回归相处。
虽不认同过度关注“好日头”,徐凌却赞同婚礼本身,“通过仪式感,去获得对家庭、社会的承诺。”徐凌认为,婚姻是社会性的,在我国,往往更意味着两个家庭的结合。通过婚礼仪式,新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父母分离,将爱与关系指向另一个”的过程,从而更能好地领悟到婚姻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