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让知青这一代回望自己的人生路途,也可以让他们的后代、今天的人了解那一段历史,为人们灌注精神营养,珍惜今天。这就是电视剧《知青》的价值。”某文艺评论家如是说。该看法十分有代表性。这种苦难成功学,在90年代相当流行。在90年代后期,当年的青葱少年变成大叔了,他们回望和纪念自己的青春,部分人喊起来了“青春无悔”——“我吃了苦,但是我不后悔。”
“青春无悔”的提出,源于一场知青“青春无悔”的展览及其出版的图书。据其发起者之一的王晓梅说:“我觉得青春无悔的含义我是这样理解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我是绝对不赞成上山下乡运动,像这样一场运动是对民族和国家的毁灭。而对我们自己来说呢,因为我们在这种环境中间,没有办法的时候,被迫走的一条路中间,不管在什么地方,在任何生活情况下,在艰难困苦之中,都能得到一种生活的考验,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财富了。”
网络上流传着一首著名为张愚若、张谷若两位知青的诗歌,是作者参观崇明岛上东平森林公园里知青立下的“青春无悔”纪念碑后所作,其中有这样几句:我们说青春无悔/是因为无何奈何/要自我安慰——自我安慰,不能接受自己的青春被操控,难以面对自己的青春无意义,这才是“青春无悔”的真相。
“逆境更容易成才”、“吃得苦中,方为人上人”,在我们的文化中“苦难”有着救赎的意义。知青称“苦难”“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财富了”,喊“青春无悔”,多少源于这种对苦难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