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沪上时尚地标——思南公馆昨天摇身一变,成为沪上又一个书香之地。昨天,是思南书集和思南读书会开张的第一天,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周末上午异常冷清的思南公馆,竟然变得人头攒动。10点刚过,书摊生意就开始了,许多年轻妈妈带着小孩来挑书。思南公馆老总笑咪咪地说,思南公馆周末上午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热闹过。酷爱淘旧书的华师大教授陈子善专门冲着上图公司摊位上的民国旧期刊而来,他说,这个形式好,要是能自由摆摊就更好了。
人头攒动销售火爆
在思南公馆的“花墙广场”,上图公司、作家书店、外文书店、蒲蒲兰绘本馆等特色书店摆开了露天书摊,分别以国内最新社科、艺术类图书和外版小说、作家签名本、童书绘本为经营特色,一些文房雅玩和具有收藏价值的民国版期刊也在书集亮相。
记者看到,在蒲蒲兰绘本馆摊位前,许多带着孩子的妈妈们忙着为孩子挑书。营业员们在忙碌地推荐和介绍。上图公司的文房雅玩和民国版期刊,也吸引了许多人驻足。下午1点半,迎来了人流高峰。广场上开始拥堵起来了,多数营业员们连饭也来不及吃。挤在人流中的作家毛尖在说,人真多,搞得像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了。“我估计,过完年,没啥文化活动憋坏了。”
此前,针对思南公馆的定位,各书店都做了充分准备。作家书店带了500多本签名书。结果卖掉了450本书,码洋超过1万元。上图公司销售额近15000元,接近在福州路周末时的营业额。蒲蒲兰绘本馆也卖出了5000多元的童书。
华师大教授罗岗建议,“将来要开放一点摊位给民营书店和独立书店,以表示对他们的支持。”毛尖也提议:“可以让孩子们到这里来交换书。”
席地而坐讲座爆棚
与露天书摊同样火爆的,还有下午2点的思南读书会。距离读书会开始还有1个多小时,读者就已经排起了长队。一位保安说,原本准备了100个座位,没想到,现场人数超过200人,以至很多人只能站着,有些则干脆席地而坐。尽管如此,秩序却非常好。《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叶开在现场兴奋地说,文学又迎来了春天。
这场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的首场思南读书会,以“孙顒的小说:让过去告诉未来”为主题,著名作家王安忆担任主持。坐在第一排的很多是作家孙颙的好友,有的是大学同学,有的是崇明插队的战友。陈丹燕、王周生、王小鹰、路内等作家,也都在第一排听得津津有味。
担纲主持的王安忆,显示出了非常专业的主持人素质。尽管她和孙颙在一起共事多年,但她说,这么多年来他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什么时候开会。但昨天,在王安忆的逼问下,已退去官职还原为一名纯粹作家的孙颙,首度敞开自己,谈了很多往事、家事、人生。王安忆号召大家,“真的爱文学吧,文学会给你们增加很多的魅力。”
但在谈及文学的过去与未来时,王安忆很清醒地表示,作为小说家一定是落后于这个时代的。因为我们总是在表达过去的事情,我们在时间上一定是落后的。所以作为小说家首先要有一个清醒,千万不要妄图引领这个时代,也不可能站这个时代的前面,恐怕永远是这个时代的落伍者。但是今天是一个落后的价值,也许明天就是一个先进的价值。
每周末举办风雨无阻
思南书集和思南读书会的火爆开场,让沪上文化圈显得格外兴奋。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想到上海市民的阅读热情竟然如此之高,在这样一个时尚地标,人们奔着书香而来,奔着作家和文学而来,这让出版界觉得特别有希望。他认为,作家和学者到这里来,可以更接地气,而对读者而言,来这里,可以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露天书摊和讲座将更加注重品味和品质,让读者用脚来投票。”
思南读书会和思南书集系列活动总策划、作家孙甘露透露,这两项活动将于每周六与读者见面,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