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广东考场首禁不透明水杯 考生迎接史上最严高考

   2015-06-05 网络网友68
核心提示:见下文
     高考
  开栏语
  烎,读yin,二声, 网络流行语。此字古已有之,意为“光明”。在网络游戏中,意义衍生为“遇强则强,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也可以用来表示“霸气”、“彪悍”、“制霸”等诸多意思,是一种男子汉的勇武精神与豪气的体现。
     2012年高考在即,考生们备战正酣。今年的羊城晚报高考系列报道,借用这个“烎”字,祝愿考生个个成为叱咤考场的猛士。
  不能带有封套的橡皮
  广东新规是“亡羊补牢”金属检测不留死角
  笔袋、水杯要透明的,橡皮要无套的,手机等电子设备、涂改液、修正带等是严禁携带进考场,金属探测器、无线电屏蔽考场一一登场……距离2012年普通高考仅有10天,教育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先后发出多份文件通知,规范考务工作,重新界定考试违纪行为、加强处罚力度。有网友感叹,广东将迎来“史上最严”高考。对此,高三考生们颇为“淡定”,因为不少规定学校早已提前实行,有的甚至更加严格。
  不能带有封套的橡皮
  据新修改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考生“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的”即可认定为考试作弊,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而如果像去年广东考生陈某某那样,在考场内将试卷发往场外,则面临着禁考1至3年的处罚。
  教育部同时发布的《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中则从试卷保密、监考人员职责、考试实施等各方面对高考做出了详细规范。规定要求考生进入考场时只能携带“2B铅笔、黑(蓝)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这一点较广东省的要求更为严格。
  广东新规是“亡羊补牢”
  而近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高校招生考务通知,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首次明确规定考生不得携带通讯工具、不透明水杯、不透明文具盒(袋、套)等违禁物品进入试室,严密防范高考违规舞弊行为。即便是透明水杯、笔袋、文具盒,也须经过金属探测仪的“贴身检测”,方可带入试室。
  往年高考,省教育考试院出于人性化考虑,对考生所带水杯是否为透明的,并未明确规定。只在发布的“高考注意事项”中规定,所有考生不得携带不透明的饮水器皿进入试室。不料,此模糊规定却埋下了隐患。
  去年广东高考,汕头市考生陈某某将手机藏在不锈钢水杯内进入考场,尽管监考员在使用金属探测仪检测水杯时,曾发出响声,但监考员没有打开水杯检查,使得陈某某顺利将手机带入试室。随后,陈某某趁监考员发卷之际,迅速将试题拍下传出,其同伴马某某收到试题后发上了微博。
  今年广东省的新规被普遍认为是亡羊补牢之举。
  金属检测不留死角
  “通知”详细规定了金属探测仪的使用规范,要求金属探测仪检查工作主要由女性监考员实施。监考员使用金属探测仪检查考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时,对考生的检查顺序应由正面至背面,从上至下,检查部位包括头部(含耳朵)、躯干、四肢(含脚部)等。其中,重点检查有可能放置通讯工具的部位有:耳朵、腋下、手腕处、腰部、皮带扣背后、衣袋、鞋袜内等,检查的重点部位是衣袋、裤袋、腰部、腿部、两耳。检查时,金属探测仪应尽量贴近检查部位。
  外省考生:广东规定很宽松
  连番政策出台,今年广东高考被网友冠以“史上最严”高考之名,有人担心考生们会否因此压力陡增?但记者调查发现,考生们对新政显得颇为淡定,“我们市里的规定比这还严”。网友@然鹅说:一般学校考试,老师都不允许考生带任何水杯水壶饮料瓶进试室的!
  广东的考规看似严格,但不少外省考生仍羡慕广东的人性化,@依米咿呀:这跟湖北比起来不算什么!湖北今年都是“裸考”,只准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其余文具统一发配,而且每个考试场有两个监视器!@霹雳少年七月君:我们江苏不给带水和手表!
  据悉,今年四川、黑龙江等省也采取了与湖北类似的高考规定,考生进场只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其余文具统一配发。
来源: 羊城晚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8702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