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婚庆 » 正文----2075

内蒙古风电产业发展 供热期电力平衡困难成问题(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4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浏览次数:35
核心提示:见下文
        广袤的辉腾锡勒草原上,绿草悠悠。白色的蒙古包星星点点如珍珠般撒在草原上,时而还能看到一群一群枣红色的悠闲的马匹。在绿草与蓝天之间,数千台白色风电机缓缓转着叶片,它所产生的电能正源源不断输送到电网。

  内蒙古风电正在迅速发展,在全区的所有电量资源中占据一定份额。记者了解到,仅今年1~4月份,内蒙古风电上网电量达53亿千瓦时,占同期全社会用电量的11%。换句话说,老百姓家中每一盏点亮的电灯,其中有11%的电量来自风电。

  草原上的“追风人”

  “哪里有风我们就去哪里,别人都说我们是"追风人"”。

  身躯高高大大,眼睛细小如缝,戴一副眼镜,呵呵地笑。这个80后小伙子戏说自己也是“追风人”中的一员,他已经追风5年了。

  小伙子叫李彦军,是内蒙古北方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辉腾锡勒风电场的一名员工。

  2007年,李彦军从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专业毕业后,应聘来到辉腾锡勒风电场。最初的几个月,他对风力机这个庞然大物充满了好奇心,李彦军对记者说:“在这个没有参照物的平原上,每台风力机看上去不是很高。但是实际上,它有14层楼那么高。”

  令他一时无法适应的是这里的环境。他和同事最喜欢这里的夏天,几乎没有热的感觉。

  夏天,呼市市区闷热的天气在这里根本不存在,有的只是凉爽宜人。不过冬天来了,他们就有罪受了。

  寒风卷着白雪呼呼地刮。李彦军和同事穿着厚厚的棉裤,厚厚的工作服,包裹得严严实实,乘车出发去检修风机。

  真正让人难过的是,寂寞和思念。由于工作原因,李彦军和他的同事每个月有15天要远离家人守在风电场,家里的牵挂只能靠电话释怀。特别是逢年过节,那滋味会让他们泪流满面。

  “受工作时间的限制,我的好几个同事都没找上对象,因为谈恋爱的时间不规律。”李彦军笑着说。

  虽然环境艰苦,但是李彦军和他的同事以苦为乐,时间一长也就不觉得苦了。他们还是从心里喜欢这份工作。正如他所说,没有他们一线员工提供的技术经验、第一手数据,内蒙古的风电发展怎么会一帆风顺。

  94座风电场“吃”西北风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小伙子朱强,就靠这里的西北风资源“吃”出一条致富路。

  乌拉特中旗地处自治区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这里矿产资源丰富,风能资源优越。尤其最近几年,吸引了各大发电集团北上投资。几年的时间,风电场遍布,高而伟岸的风机拔地而起,林立在西北草原的风中。

  朱强借助风电事业蓬勃发展的劲头,早在几年前便购置了一辆挖掘机,在各风电场找活干。“活相对好找一些,不像那几年”,朱强说,风电场的活最好干,能挣钱,就他而言每年除去支出,可收入十几万元。

  乌拉特中旗的风能资源只是整个自治区的冰山一角。优厚的资源吸引着各大发电集团纷纷北上“追风草原”,如中国华能、北京京能等等。同时,数十家国内一流的风机设备制造企业也争相在内蒙古投资建厂。

  早在1989年,内蒙古率先拉开了风电开发的序幕。目前内蒙古已经形成了集设计制造、建设运营、检修维护为一体的风电产业体系。北京京能集团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率先在内蒙古建成了百万风电场自动化集中控制中心。

  经过20多年的滚动发展,内蒙古风电产业得以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内蒙古电网投产风电场94座,风电装机已达到895万千瓦,占全网电源装机的21%。最大发电负荷616.3万千瓦,占全网发电负荷的28%以上。风电已成为内蒙古电网第二大主力电源。2011年全年风电上网电量达132亿千瓦时,占全网售电量的10.32%。

  “"十一五"以来,作为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中特别保留的唯一省属电网,我们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强的500千伏主网架和可靠的220千伏电网为依托,热情地张开双臂接纳风电入网,竭尽全力地支持风电科学快速发展。”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福生说。

 
相关产品、服务: 婚庆公司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