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婚庆 » 正文----2075

中国首个村级市执意挂牌背后:各级领导缺席仪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3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  浏览次数:47
核心提示:见下文
      大家开始商量如何规划,李连成说,按照初步设想,要从西辛庄向北延伸2公里的大道,为四车道,宽14到16米,为水泥路或者柏油路,大道两旁有水气电暖,有学校等基础设施;在大道穿过的魏榆林头村和后贯道村地界,统一规划出一块地域建商住两用区,可每隔20米划给一个村庄,占用的土地相应地由村与村之间进行土地置换;大的中心社区叫“西辛庄市”,而每个村庄自己的区域可叫相应的社区,比如“常寨村常寨社区”,至于各村的行政事务,仍旧归本村管理,并不受西辛庄管辖,每个村又都受庆祖镇管辖。  

  村民们都集中住到规划的区域后,主要目的在于节约土地,李连成说,“原本一家人的老宅基地占地三四百平米,集中后也就一百多平米,一家人就节约出两百多平的土地”,细算起来,15个村可以节约2000多亩地,这些地一部分做耕地,其他的通过申请报批用作建设用地,可以自建工厂,可以招商引资,如同西辛庄自身的成功模式一样,将租金、股份分给村民们,带领大家一同致富。  

  村委大楼悬挂的李连成语录中,第一句尤其惹眼,李连成说,“打牌有牌瘾,喝酒有酒瘾,我有发展瘾”。按照李连成的构想,统一规划到一起后,可以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方便周边人就业,整个地区将朝着大市场的方向发展,“西辛庄市”的“市”也含带有“市场”的意思。  

  李连成说,他去过华西村,“我这辈子再怎么干也干不到那个程度,但我也有我的梦想,我要把这块建成一个‘小香港’,建成一个大的物流汇集中心。”  

  一场造市运动正轰轰烈烈展开,很多人都注意到此事引发的争议。但在附近村干部和周边村民的眼里,李连成是为了大家干好事,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如果他要谋私利,不至于永远一副农民形象,每天三四点起床,考虑村里的大事小情。”  

  建设资金哪里来  

  “西辛庄市”大规模的建设能否实现,必须算清两笔账,一笔是公共设施上的财政投入,一笔是居民楼房的建设。  

  李连成说,公共设施可向政府报批,居民楼房则需居民自掏腰包。  

  据李连成粗略估算,公共设施上,2公里的道路,需投入1200万上下,水气电暖需500万左右,由于附近学生上学紧张,还需建一所容纳上千人的学校,这笔投入应在700万以下,医院则不需再建,西辛庄村内的医院已能容纳2万人就医。  

  约2400万的公共设施开支,李连成认为不必担心,他说,在新农村建设上,濮阳市在全市的投入一年约8000万,濮阳县约3000万,此外还有省里和中央的投入,“三到五年下来,争取解决大部分应该没问题,起码目前的道路建设,县里说可以基本解决,这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来。”  

  濮阳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西辛庄的合并实际上就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目前全县正在建设中或仍在规划中的新农村社区约10个,但县政府每年投入总额多少,每个社区投入多少资金,目前尚未形成具体的规划。濮阳市政府的说法是,此规划由镇里出具,具体详情他们并不清楚。  

  李连成认为,即使存在资金缺口,应该会是几百万元的数额,李连成认为这笔钱可由西辛庄单独集体支出或者贷款。他认为,此方案在村委和全体村民大会上可以通过,“因为投入是有回报的,可以解决就业,可以拉动第三产业。”  

  西辛庄的部分村民对此并不意外,他们已经习惯了投资买回报的日子,如果方便就业,“对村民是好事,有理由支持。”村民李先生说,如果真的建起来了,他可以开饭店或者经营其他生意,就地创业,“就业机会多了,去外地打工的人都会回来”。也有村民持谨慎态度,“政府如果投不了那么多钱,西辛庄的负担就会加重,怕的是投入后就耗进去了,最后越投越多,如果10年还没建好,就会拖西辛庄的后腿。”  

  居民住楼一项,李连成的初步设计是建楼房,“这样可以节约土地,但具体多少层还没有详尽的规划”。楼房的购买上,则由居民自行出钱。  

  按照当地的房屋均价算,一平米约1300元左右,若以100平米的房屋面积算,则需13万元左右。魏榆林头村、后杨村、前杨村等6个村庄的多数居民,听说要自掏腰包买房后直摇头。  

  后贯道村村民白先生称,农村的老百姓没多少积蓄,“一下拿出13万太不现实了。”  

  “大家想搬,关键是搬不起。”后贯道村村支书白国增在走访中发现,民意已非当初调查时那样高涨,村内有400多户,近几年新盖楼房的占百分之二三十,五保户有七个,“这些是最不愿意搬迁的,如果真是无偿搬迁,难度很大。”  

  常寨村是附近最穷的村,也最迫切希望并入西辛庄,早日致富,当初民意调查时,赞成率达100%,但自行买房的说法,却让村民望而生畏。村主任张怀勤说,村内396口人,纯粹务农,外出打工的有100多人,村内没有一家企业,由于村庄贫穷,至今仍有四五个老光棍,还有40多个丧偶的寡妇,“媳妇都娶不起,还有那么多单亲家庭,怎么可能掏钱买新房。”  

  多个村庄的村民说,当初的调查表是征询民意是否愿意并入西辛庄,但没有提到具体细节,比如搬迁是否有补偿,“意向上肯定同意,并入西辛庄大家求之不得”,但一落到实处,困境和担忧就摆在了面前。  

  濮阳县政府新闻科的工作人员称,新农村社区建设,农民的老宅基地要么在原址重建新房,要么在其他地方等价置换,或者由政府给与一定补偿,“具体到濮阳县,都还在摸索中”,至于西辛庄的合并中是否给与补偿并不清楚。  

  村民的担忧不仅在于此,就算集中搬到新社区后,距离原来的耕地也远了,来回务农太折腾。再者,即使搬迁实现得以腾出大量土地后,能否如愿招到商引到资,从而实现村民从中“切分蛋糕”的愿景,在务实的农民们看来,目前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他们不敢轻易冒险。  

  而这些,李连成也早有过思考,但他的说法却显得虚无缥缈。他认为,大道和基础设施建好后,向心力自然会让村民向新社区靠拢,“这个不是一下都能搬去,需要一个过程,有钱的先去,没钱的三到五年再去”,腾出来的耕地可以承包出去,村民无须自行耕种,招商引资也并非难题,目前已经有公司有了意向。他说,5月8日挂牌当天,就有北京一家公司给他打电话,表示愿意投资2亿元,但其拒绝透露该公司名称。  

  他认为,村民的思想需要解放,先行买房后,自然有生活压力,会促使居民努力挣钱买房。李连成信心十足,不时地站起或坐下,比划着手势努力让听者明白,困难可以克服,蓝图也必将实现。  

  背景资料·西辛庄  

  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位于黄河下游北岸,20多年前,这里到处都是盐碱地,粮食亩产只有100多斤,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1991年,李连成当选西辛庄村支书,敢想敢干的他开始带领村民建厂搞股份制。经过20多年艰苦创业,如今已有来自北京、上海乃至台湾等地的20家企业落户西辛庄,村里建成了位列濮阳市八大村级工业园区之首的电光源产业工业园,解决八九千人就业。去年全村企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  
来源:京华时报
 
相关产品、服务: 婚纱摄影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
 
最新新闻
 
 
快捷导航
找婚庆 婚纱摄影 庆演设备 庆典公司 演艺人员 快速发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