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广东好人,践行“广东精神”
网友“呼噜娃”:这次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了“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感觉挺好的。省里有没有想过参照香港评选“太平绅士”的做法,评选代表“广东精神”的“广东绅士”?
林雄:“广东精神”的表述语在汪洋书记的党代会报告里首次正式向社会发布,这表明我们历时半年,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征集活动,包括各种讨论等活动告一段落,也拉开了我省宣传实践“广东精神”、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的序幕。
从这几天社会上的反响来看,“广东精神”的表述语普遍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和赞誉,认为既有厚重的历史,又与时俱进,粤味十足,言简意赅,针对性强,好读好记,琅琅上口,既有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精髓,又充分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和要求。
我们正式发布只是个开头,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如何广泛地宣传,并让它真正成为我省全体人民践行的准则和价值追求,这是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
宣传实践“广东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省委宣传部在草拟征集表述语的同时也制订了宣传计划,方案也得到了批准。我们正在评选“广东好人”,比如像网友说的像“太平绅士”那样,至于名字,经过下一步研究再说。当然,我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管的那个领域里,也会争当实践“广东精神”的表率。
我也借此机会,呼吁全社会各界,包括机关、社团、企业、学校等等,方方面面,大家都主动参与到“广东精神”的宣传和践行活动当中,把实践活动化在日常行动中。
网友“梦幻水晶球”:我在基层干公务员十多年了,省里这两年在一线提拔了不少干部,我心里也痒痒的,梦想也能早日敲碎“玻璃门”、拆除“天花板”,但担心从基层选干部的政策初一、十五不一样。能给我个准话吗?
李玉妹:从基层选拔干部,拓宽了干部思路,改善了干部结构,更重要的是它巩固了我们党的基层基础,我们会按照省委的安排继续办下去。下一步,一是应该把这件事办得更科学一些,让考试的范围、条件、方法更“接近”基层的同志。二是逐步常态化,不是选拔一年两年就行了,应该常态化。
新闻工作者在广东新征程中大有可为
网友“miu0013”:庹震常委,您是从京城来到广东的资深媒体人,获得过“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和范长江新闻奖。不久前,广东给18位“骨灰级”的新闻工作者发了新闻终身荣誉奖。您对此有何评价?
庹震: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形势下,举办新闻终身荣誉奖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新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由颁发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这个举措,我也想起了新闻界老前辈谈新闻工作的四句名言:穆青同志说: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安岗同志说:脚底板下出新闻。范敬宜同志说:陌生地方新闻多。南振中同志说:采访不仅是记者的工作,而且是记者的生活。新闻界老前辈的教导,对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启发,也是激励。网友们可能已经知晓一个消息:下半年,我们还将开展相关评选活动,对年轻优秀新闻工作者进行表彰。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承担着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重要使命,立足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沃土,我们新闻工作者发挥积极作用的舞台大、天地广,大有可为。广东新闻界正在深入开展“走转改”的活动,相信通过“三深入、三贴近”的活动,我们不仅能出精品佳作,还能多出优秀人才,也相信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征程中,广东新闻工作者一定能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创新业、立新功!
广东公车改革方案正在报批
“花骨朵飞”:广东的公车改革方案已经出来了,总体的改革方向是货币化。到底怎么补呢?会不会变相增加公务员的收入?
黄先耀:广东探索公车改革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东莞市的沙田镇,到目前为止,珠三角地区公车改革进展顺利,效果也很明显。截至2010年底,珠三角地区的东莞市、珠海市、中山市、惠州市、佛山市和广州市的天河区所辖的22个街道办事处都已经进行了公车改革试点。
2011年3月,经省委批准成立了省公车改革领导小组,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已经起草了《关于全面推进我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广东省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方案》,目前正在报批,待省委、省政府审批后,即可发布实施。
网友“老王”:我一直以为珠海是个美丽的城市,听说那里的空气可以出口,可是我去了一次有点失望,比如拱北就有些脏乱。珠海的领导对此是怎么想的?
李嘉:珠海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个城市是因海而得名,因海而美丽,同时也是因海而兴旺,你刚才讲的这个事在个别地方可能还是有一些现象,我们现在正在全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接下来你再去看的话,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
网友:网上信访以快捷方便有效深受好评,接下来将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林木声:网上信访现在是我们在提倡的,也是有现实渠道的,但是现在还在逐步完善。接下来,我们将采取更便捷、有效的措施,方便通过网上进行信访的群众开展相关咨询工作等,以解决刚才这位网友所描述的情况。
网友:您如何看待黄岩岛的态势?
黄善春:这个问题说明网友和人民群众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非常关心。这里有两点大家可以坚信:一是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管菲律宾搞什么动作,都改变不了黄岩岛是我们国家领土的根本事实。第二,请群众、网民们相信,中央、军队完全有能力、有决心守卫好黄岩岛。
网友提问尖锐
常委回答恳切
记者观察
“拍砖”、“灌水”、“盖高楼”,逾100分钟的在线交流,在线围观的网友踊跃发言。截至11时20分,几大网站的浏览量已经达到960万人次,网民的留言也突破了3500条。
对于网友的提问,即便很尖锐,常委们也耐心作答。在网友问到“深圳是不是在走下坡路”,常委对答:“大家的致富机会还会有的,但会更趋于公平,更趋于法治化、国际化。”在网友问到“街坊们都盼着自己的房子升值,是不是真的”,常委对答:“你房子所在区域环境会越来越美,可以晚上数星星,白天晒太阳,睡觉睡到鸟叫醒。”在网友问到“对拱北脏乱怎么想”,常委对答:“接下来你再去看的话,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
有的常委语言朴实,有的常委用语生动,一场交流后,常委在网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立体。
由于时间有限,常委们不能一一回答所有网友的提问,但上任伊始就与网民交流,赢得叫好声一片。
网友“常乐”说,新一届广东省委常委履新之后就集体与网民在线交流,全国首创!一问一答、声声入耳、事事关情。这是网络问政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网友“问政岁月”说,不知不觉中,汪帅和数千万广东网友共度了五年的网络问政时光,这五年是广东网络问政风起云涌的五年,也是广东网民成长最快的五年。感谢汪帅,您的躬亲示范、大力推动,带给我们难忘而精彩的网络问政岁月。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指出,新一届广东省委常委产生后集体进行的第一次公务活动,提示省委常委清醒地意识到权力本源和责任对象。也就是汪洋书记在网络对话中提及的,执政者是公仆,群众是主人。公仆到位后,第一件事是认真倾听主人的诉求和叮咛。互联网还原了执政者和民众的本来关系。汪洋书记在对话中,强调“推进网络参政议政制度化”,表现了当代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领导干部与网民沟通,不是“作秀”,而是要实实在在地疏通民意表达的渠道,政府决策切实回应公众诉求。
他还表示,从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走进人民网、与强国论坛网友对话,到各地大员给网民拜年、与网民对话,网络议政、网络听政,早已蔚然成风。这次是省委常委围坐一桌,人手一台电脑,与网民面对面,给政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