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产一线主要工种如装机工、绕线工、喷漆工,每日正常工作时间内工价不得低于85元,滴漆工、磨床工、压铸工每日工价不得低于95元。”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海门市电动工具行业职工方代表和企业方代表日前终于达成共识。
“根据目前市场行情,电动工具工价标准应该在原合同标准基数上提高15%,磨床工、压铸工每日工价不得低于95元……”海门电动工具行业工会主席王慰慈代表职工方直接提出每日工价标准。他解释说,从周边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上看,劳动力价格均在提高,“十二五”提出的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13%以上。此外,去年第四季度,海门提供的就业岗位是7433个,而求职人数是6128人,这意味着求职者有挑选岗位的余地。
江苏铁锚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富昌接过话茬:“电动工具是微利行业,现在各种原材料都在涨价,生产成本逐年加大,一下子将工价标准提这么高,恐怕有许多企业承受不了。”
海门市工资协商指导员郭振宝说:几位老总说电动工具行业是微利行业,这是客观事实。“我曾在一家电动工具企业调查了9位职工、3个工种,有7位员工在2.1至2.5万元,这样算下来,他们每月只有2000元左右。”
几位老板一番耳语后,最终同意职工方代表提出的增加工价幅度;而职工方几位谈判代表也很体谅电动工具企业目前经营处境,同意了徐富昌等几位老板提出的某些工价增幅。
省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殷同喜告诉记者,眼下,不少企业通过提高工价标准等各种手段争夺技术工人,造成职工流动加剧,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像海门这样统一行业内日工价标准,可避免技术工人无序流动现象的发生。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