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云南商贩贩卖儿童玩具钱币 有市民用其坐公交车

   2015-06-03 网络网友52
核心提示:见下文

  “儿童钱币”对许多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一些家长都熟悉,银行、工商等监管部门也曾展开过取缔行动,然而,晚报记者近期走访得知,“儿童钱币”仍在一些学校周边泛滥,版本还增加了两种。因尺寸等跟人民币接近,一位卖这类“钱币”的老板娘哭笑不得地对记者说:“我都被骗过。”不仅如此,省内最早出现的“儿童钱币”,是曲靖公交公司在票款中发现的。
  走访 3种版本“儿童钱币”
  以前昆明一些学校周边的部分文具、玩具店铺卖的一般只有两种版本,这次记者调查发现所卖的“钱币”有3种版本,一种上面印“儿童钱币折纸”;另一种上面印“中国儿童银行”,第三种上面还是印着“儿童钱币折纸”样式、图案、面值等跟前两种一样,但尺寸更小,更精致。3种版本的“钱币”售价都是5角,都没有标明出版、印刷单位。记者花1块钱买了两套,每套都用塑料纸包好,里面有1分、5分、1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面值的“纸币”各一张。与真币相比,记者发现其编号、面额、花纹不仅逼真,而且印得非常清晰。
  记者走访了位于永昌小区的永昌小学、华昌小学,及位于船房村的明德学校、船房小学,和位于春苑小区的大成学校、棕树营小学,还有新闻路小学等学校周边的文具店、玩具店,结果都发现店主们或明或暗地在卖上述3种“儿童钱币”。
  店主 老师让学生买去上课用
  当问为什么要卖“儿童钱币”这种玩具时,受访的店主们不仅不慌张,而且都还振振有词地说:“是老师让学生买去上课用,用的学生一般是幼儿园的孩子、上学前班或一、二年级小学生。”李女士的店位于老鸦营村,在永昌小学斜对面。她还解释,老师让学生买“儿童钱币”,一是让小娃娃认识钱币;二是通过钱币模仿买卖,做加减乘除,比如,拿“苹果贴画”当苹果,拿“儿童钱币”当真钱,让学生知道应付多少钱,应找多少钱等。
  果真是老师叫学生买吗?船房小区明德学校两个小学生帮记者到校内小卖部买了一套“儿童钱币”后,记者向老师、校长提出质疑,颜校长及几个老师解释说:“老师不用,是学生买来玩的。”记者也向许多学校学生打听,学生都说老师没有让他们买。“我们买了是拿去玩过家家。”采访中,多数小学生都说曾经买过、玩过。
  调查 个别学生用玩具钞票买东西
  红河籍王女士在永昌小学对面开了家店,也在卖少量“儿童钱币”。她说这少量的是以前进来没卖掉的,现在不进了。问其原因,她说:“我都收到过这种‘钱币’,另外也不能卖,工商人员见着了就没收。”王女士感叹说:“现在的小孩子啊,什么都懂……”记者还是将信将疑,王女士介绍说:“两个月前,那天放学学生一下子涌过来,我没注意就收了一张5角钱的。”
  有趣的是一商店自己在卖这种假币玩具,却又在醒目位置张贴“假币举报110”。她坦言:“你别说,这些玩具钞票还真是特别逼真,很容易以假乱真,容易混在真钱里,放学高峰期,来买东西的孩子多,一时忙不过来,不小心就会把玩具钞票当真钱收下了。”
  律师 “儿童钱币”违反相关法律
  云南西翥律师事务所刘浩源律师说,这些“儿童钱币”虽然只是玩具,但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该法明确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刘律师认为,这种“儿童纸币”虽然有教学的作用,但是商家利用这些假币谋利,有害于人民币管理和有损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并且也缺乏严肃性,实在令人担忧。
  银行 卖“儿童钱币”要被罚款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货币金银处货币管理科雷科长介绍,省内最早在曲靖公交车上发现有人拿“儿童钱币”乘公交车,之后陆续出现在楚雄、昆明等地。银行和工商曾联合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清剿“儿童货币”销售点。
  雷科长介绍说,制作、贩卖“儿童钱币”涉嫌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如果把“儿童钱币”当成人民币使用则涉嫌犯罪。但他也表示监管“儿童钱币”存在一定困难,银行方面没有执法权力,发现贩卖“儿童钱币”的行为只能由工商部门出面查处,另外,由于上面没有印刷单位,很难查到源头。
  雷科长担心“儿童钱币”会影响儿童对人民币的正确认识,他说:“希望学校、家长能够加强引导,教导孩子正确认识、使用人民币。我们也会增强宣传力度,普及人民币的相关法律知识。”

来源:云南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7723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