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工商所所长王火青说,以前辖区很少接到类似的投诉,但今年已经有几起了,“看来这些人已经开始向一些商圈聚集了。”
记者从武汉市工商局了解到,类似这样的投诉,去年9月以来,一天平均高达30起。为此,工商部门向全市所有工商所下发了《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一是严查欺骗、误导消费者、投资者的虚假广告行为,以利用虚假科技致富广告推广产品或服务的行为为重点;二是打击合同欺诈,以虚假招商加盟、特许经营为重点。
【特点】
各种加盟类型这里都有
虽然眼下几个中心城区都有加盟骗子公司存在,但能比江汉区常青工商所更“幸运”的几乎没有。该所管辖的地方包括汉口火车站和金家墩长途汽车站及周边地区,因为地域独特,该工商所3年多来,几乎处理了武汉市所能见到的全部类型加盟骗局。
3月19日、20日两天,常青工商所连续接到16起投诉,所有投诉都指向武汉彭满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从去年11月开始,通过电视广告,宣称加盟生产高档圆珠笔,收入巨大,一支笔市场价最少3元钱,原材料只要0.2元,而且实行严格的“地域垄断”,一个城市范围内只批准一家加盟商。受高额利润诱惑,到春节期间该公司已经和近30人签订了加盟合同,总金额达到27万元。春节过后,等着供货的加盟商们突然发现,原公司所有的人都联系不上了。
接到投诉后,3月20日,常青工商所马上和市公安局江汉分局联系,以涉嫌经济犯罪为由,将此案移交警方处理。
在该工商所,记者看到了厚厚一本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这里包括该所3年多来处理的所有加盟骗局。这里地段独特,火车站汽车站人流量大,周边写字楼又多,为这些搞加盟骗局的人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最高峰时,常青工商所辖区内云集了16家类似公司。
【对策】
工商所“逼走”加盟公司
针对骗子们惯用的手法,常青工商所在几年执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办法,根据这套办法,目前他们辖区已经“送走”了所有的这类公司。
所长刘尚华介绍,他们所在法律范围内,采取的一些措施现在看来是行之有效的。同一场地做加盟类生意的公司,如果连续有人投诉,那工商所会建议写字楼物业管理公司,清除这类公司,免得影响自身声誉。同时工商所还在投诉比较集中的写字楼内,张贴“黑榜”,提醒想加盟的人规避风险。凡是涉及到“加盟、高科技、高价回收”等字眼的公司注册审批,该所会派专人调查,确定无误的才能办理执照。联合派出所,将所有从业人员的身份证信息核实锁定,一旦发生人去楼空的事,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迅速找到涉案人员。一旦涉及投诉,按照相关规定,除了全额退款,在处罚时一律从严。刘说,现在辖区16家加盟公司都自己离开了。
统一工商所王火青所长认为,在目前法律法规范围内,能让这些加盟老板“肉疼”的处罚条款不多,一般处理程序是按照虚假宣传或者合同欺诈去处理,但这样的处理力度对这些加盟老板来说算不上什么。他觉得,如果能由相关部门协调,将专门针对这类纠纷的工商调解书,升级到具有强制执行力,也许工商部门处理这类投诉时会有更大空间。
【探索】
相关部门不手软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一位教授说,按照他的研究,目前能处罚这类骗局的条款,只有《合同法》和《广告法》,但这两部法律对骗子公司的处罚力度根本不够,三五万的罚款对这些公司来说算不了什么,“如果有专门针对这类商业行为的法律,职能部门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武大政法学院一位教授也指出,如果是单个投诉,工商部门只能按照合同纠纷进行调解,对其也只能按照虚假宣传来处理,但是如果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有多起针对同一加盟公司的投诉,由于涉案金额较大,则完全可以按照合同诈骗进行处理,这时就可以将案件移交给公安部门,对骗子进行打击。武汉七大中心城区的民警2月29日统一行动,捣毁“加盟骗局”窝点75个,刑拘45名犯罪嫌疑人。此次打击就是针对“经济诈骗”进行的。
武汉工商部门目前正在探索打击办法,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建立联动,将这些加盟从业人员,特别是主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摸清人数,让这些骗子无藏身之处,同时,探索通过界定无效合同、合同诈骗等,实施刑事打击。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