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校长陶坚在致词时表示,很高兴请到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提交了论文26篇。与会者除了国内的专家学者外,还有来自丹麦等国的学者,他们将和我们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当今比较关心的涉及到人的安全这个话题。他还表示,国际关系学院学报从今年第一期起改名叫《国际安全研究》(杂志),这个刊物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得到了在座各位还有国内其他同行的鼎力支持,使得这个刊物比预期进步得更快。我们想通过这样的研讨和我们的刊物能够互为促进。
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吴慧在总结时表示,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交流,达成了许多共识,促进了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有国际关系学界的学者与会,还有国际法的专家学者也参加进来了。另外,还有国外的学者参会,而且做主题发言。所以这次会议为国际关系学院与国内国外的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展了一个新的路径。研讨会规模比较大,层次比较高,以中青年专家学者作为一个主体,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会议研讨充分体现了高密度、高强度、高水平的特点,相信会对国内国际安全研究的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讨会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杂志)编辑部主办。研讨会相关议题为冲突治理与人的安全、“人的安全”理论探析、海外华人安全与利益保护、非传统安全与人的安全保护、国际组和平行动与人的安全。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林宏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何昌垂,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唐永胜,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晓春先后主持了专题研讨。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毕世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罗天虹,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任晶晶,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赵景芳,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白云真先后就有关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