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王庆根开始修斯坦福计算机课程,3年后他拿到了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做电子地图的公司decarta服务三年,职务是软件工程师;2004年进入更为知名的paypal公司,自杀前他已经是公司的首席工程师。
从化学到计算机,换八竿子打不到的专业可谓学术大忌,王庆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钱光明”分析说,1994年,当Mosaic浏览器及World Wide Web出现的时候,无数人都为之疯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觉得这是一座永不枯竭的金矿。无数中国留学生改换曾经痴迷的专业,转投计算机。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不到10年,“互联网泡沫”出现了,成了一场让千万人失业的黄粱美梦。当然,王庆根自然不至于失业,但是是否失意,只有他自己知道。
有猜测认为,王庆根放弃自己的强势化学专业而转学计算机,造成自身压力过大。对此南大化学化工学院书记纪勇并不认可,“按他的智商,转学计算机根本不成问题。”纪勇分析,很多留学生在美国到了这个年龄都会遭遇“天花板”困惑,像王庆根这样优异的人会觉得无法忍受自己停滞不前。扬子晚报记者 孔小平 张琳
一个家庭美满的好人被工作压力逼得自缢?
王庆根所在公司的一个副总裁,3月份也因抑郁症自杀!
在美国的网络上,网友们传说王庆根是由于工作压力巨大,加上老板是一个非常rude的人,而他又是一个从不会说“不”的好好人,日积月累患上了忧郁症。美国一家半导体公司的信息系统负责人吴简清在微博中写道:“他对工作非常努力、认真、仔细,但是面对老板的压力,不敢说不,生生被逼死了,不胜唏嘘!”
在网络上,大家都一致认为他是个和蔼的好人,而且夫妻关系非常好。对于丈夫的突然离去,王庆根的太太心情沉重,她回忆说“那天上午他还好好的,洗了衣服,没想到下午就选择了死亡。” 如今,太太和两个孩子的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为此,海外华人互助会为他们发起了募捐活动。
意外的是,记者在美国网站上浏览时,发现一个震惊的消息:王庆根工作的paypal的一个副总裁,今年3月份也是因为抑郁症,选择了撞火车自杀!
特约记者 杨阳
3月底最后通电话时他一直说“对不起父母”
今年年初他就感觉头脑不清爽,在吃药,父母曾想让他回国
王庆根的老家在海安县南莫镇,他的父亲王君度昨天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电话采访。电话那端他的声音几度哽咽,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王庆根的母亲已经去美国处理儿子的后事了,十几天前过去的。
“虽然我们隐约感觉到他(指儿子王庆根)有些不对劲,但他一直瞒着我们。”王君度说,王庆根一般2周打一次电话回来。今年3月底是他最后一次给家里打电话,语气就非常不对,他在电话里一直说“对不起我们,让我们保重身体”。当时,父母跟他讲,如果不行就回国发展;可是王庆根表示两个孩子一直在英语环境里长大,回国不好协调没想到4月6日儿子就出事了。
“今年年初,他在电话里就说过他总感觉头脑不清爽,在吃药,但是不告诉我们吃的什么药。”王君度说,当时就感觉儿子是抑郁症,夫妻俩想过去美国看望一下他,但是他那边又不发资料过来,他们也办不了签证。
王君度说,王庆根前几年一直都没有任何异常,2009年他还回国探亲。
扬子晚报记者 孔小平
高中
同班同学:他性格内向
在南通海安,“王庆根”三个字无疑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不少老师和家长都用王庆根的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海安中学校史馆里,王庆根被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接见的照片还高高悬挂。在海安县政府网站上,“名人轶事”一栏中还能看到王庆根的成长经历。
“同学今天上午给我发了短信,我才知道王庆根自杀的消息。”记者联系上了王庆根的高中同班同学王跃斌。王跃斌现在在常熟市中学当老师,对于高中同班同学的死讯十分伤心。王庆根和王跃斌同为海安中学1990届高三(3)班的学生,据王跃斌回忆,王庆根在高中时的性格就比较内向,小的时候家境并不好,但王庆根的学习十分刻苦。“听说他在美国的工作并没有发挥他的专业特长,挺遗憾的。”王跃斌说。
1990年,他成功捧回了奥赛金牌,也就此成为口口相传的“海安之光”。对此,和王庆根同级不同班的张建颇有感慨。张建现在是海安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的一名医生,他告诉记者,王庆根的自杀在海安十分震撼,“我的同事还给我打来电话,问我知不知道王庆根的消息。”张建分析,王庆根的性格比较内向,可能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的消息再度震撼了海安,对于我们而言,‘成功’可能需要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