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中国开封第31届菊花文化节作为首届国家级节会圆满落幕,而主会场龙亭公园的菊展,也以其宏大的规模、高雅的品位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显著效果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为展示古城开封精湛的菊花培育技艺和造型技艺、展示“中国菊花名城”开封的良好形象和推动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龙亭公园主任杜惠玲、党支部书记李珂介绍,本届菊花文化节龙亭公园菊展,全园干群遵照菊花文化节组委会要求和市文物公园局工作部署,思路创新,工作创新,着力彰显“菊韵开封,美丽中国”和“宋风菊韵,美丽开封”主题,以绚丽多姿的菊花造景、精彩纷呈的文化娱乐节目和历史厚重的古建筑群等多元内涵,凸显了龙亭公园独树一帜的菊文化特色、宋宫廷文化特色和龙文化特色,成功营造了“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宋风菊韵,和谐自然”的菊花园林景观。10月18日至11月25日,龙亭公园接待赏菊游客突破40万人次,同比增长30%;门票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同比增长25%,两项指标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新高。
杜惠玲、李珂介绍说,本届菊花文化节主会场龙亭公园菊展在具体工作和实际效果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该公园及早成立了以公园主任为组长、公园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为副组长的菊展领导小组,制定了翔实的工作方案。其中,菊展设计方案在市文物公园局领导下,从去年年底即着手制定,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参与,之后8易其稿,精益求精,进一步丰富了“古典”、“时尚”元素,最终由菊花文化节组委会审定。
今年,为迎接本届菊花文化节的到来,该公园提前对园区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投入近400万元对御道进行了更新;投入近220万元改造完善了景区内3座星级卫生间;投入近300万元提升改造了景区内3条园路,并对嵩呼、东西朝房、北大门等古建筑群进行了油漆彩绘;对原有盆景苑进行了升级改造;园内氛围布置喜庆热烈,各类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亮化灯饰的修缮改造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从9月下旬开始,该公园还提前着手地栽菊花的栽植和景点制作工作,各种文化娱乐节目的排演均紧锣密鼓地进行,从而使各项前期工作全部落到了实处。
二是菊花布展质量一流。龙亭公园是六朝皇宫遗址,因此,整个景区的布展以龙亭大殿等古建筑群和波光潋滟的潘杨二湖为依托,设置了“一纵两横”三条展线,总长2000余米。设置了30个景点、一个展室、两条展廊,布展菊花20万盆、陪衬花卉10万盆,菊花品种近千种,各类造型菊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特别是午朝门广场的“龙舞盛世”景点和位于朝门外广场的“古韵新城”景点,万菊竞开,气势恢宏,寓意深刻,展现出今日开封风生水起、快速崛起的新姿;而由龙亭公园培育的一株大立菊,960余个品种的菊花同时嫁接其上并绽开出不同色彩、不同形态的菊花,堪称稀世奇葩,再次展示出开封菊花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龙亭公园还大胆创新,推出了“夜赏金菊”项目,营造出夜色、彩灯、花容相互交融的独特美景,这也成为本届龙亭公园菊展的一大亮点。
三是文化旅游项目丰富。公园在原有戏剧小品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编排的实景演出《百戏进皇宫》,各种民间绝活也悉数亮相。由15个城市参加的中华菊王争霸赛、扮演“苏轼”、“李清照”等宋代诗词大家的“行为艺术秀”以及菊花评比、开封工艺品展销、中华特色小吃品尝等种类繁多的活动也一并推出,从而进一步突出了菊城开封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是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菊展期间,该公园从建章立制入手,把各项制度进一步量化、细化。该公园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每天早来晚走,放弃节假日休息,带领人员对各项工作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门检人员每天开园前均提前到岗,做好服务。针对园内布展的数十万盆花卉,公园组织了120余名职工分段管理,及时浇水,确保良好的花卉长势和布展效果。公园保洁人员实施“无缝隙保洁”并延长保洁时间。公园安保人员实施不间断巡查,并加大了对重点地段及设施的巡查力度。该公园还推出了一系列为“老、弱、病、残、孕”游客排忧解难的帮扶措施。
五是宣传推介力度加大。该公园利用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和其他宣传载体开展全方位宣传,响亮地打出了“龙亭菊展”这一历久弥新的品牌。菊展期间,来自欧美等国家的游客,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游客,以及来自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游客络绎不绝,数十家中央、省、市级媒体前来采访报道,龙亭公园作为已成功举办20余届菊花文化节(菊会)的主会场,在本届菊花文化节再次广受好评。
立足大局同心干,今年花胜去年红。相信随着我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强力推进,菊花文化节主会场龙亭公园的菊展一定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