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户口”(资料图)
本报讯 “‘口袋户口’让我不能办理二代身份证,出行受阻,不能去正规单位上班,只能留在家里打工。”因为户口的事情,定陶县冉堌镇的韩君华最近异常烦闷。
原来,2007年大学毕业后,韩君华没有及时落户,户口一直“装在口袋”里,导致不能出远门、不能到理想的单位工作,甚至原定的结婚也不能进行。
据介绍,韩君华2007年从淄博的一所大学毕业,到潍坊寿光市工作,他的户口迁移证以及报到证也由当地单位接收,“同去的还有大学里的同学,顺利毕业之后,大家都没有在意这些证件。”韩君华回忆称,迁移证以及报到证的有效期是3个月,在规定时间内,他和同去的大学同学都没有留意,3个月后,才想到要将户口、档案等办理一下。
“但是超出了规定的时间,工作单位根本不接收。”因此韩君华便将此事搁置下来,户口迁移证也一直在他自己手中。直至2009年,韩君华离开寿光市的工作单位,才想起要处理户口的事情,“我找到自己原籍所在地定陶县冉堌镇派出所,但是派出所不接收。”户口迁移证及报到证的接收单位均是寿光市一企业单位,冉堌镇派出所民警称无法接收。根据派出所民警的建议,韩君华开始为落户准备各项证明。
“村委会的证明、学校的证明、冉堌镇派出所的证明以及定陶县人事局的证明,都准备齐了。”花费了近两年时间,2011年,韩君华办好了这几张证明,但此时他却被告知还是无法落户,“定陶县公安局未审核通过。”
定陶县公安局户籍科一张姓民警告诉记者,韩君华这种情况,还需要原单位开具解聘协议,然后由当地派出所提出申请方可。
据介绍,近几年,有不少大学生对户口重视不够,最终成为“口袋户”。户籍民警提醒市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户口迁移证,一旦成为“口袋户”,逾期再办理会十分复杂,也会对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