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9日正式启航!挂牌仪式在外高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共有36家中外企业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在现场获颁证照的36家中外企业(含11家金融机构)中,11家为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经营范围涵盖金融、商贸、文化、通信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期待在试验区高度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下加速发展,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贡献。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
上海自贸区挂牌之后,上海与香港就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作比较,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大抵是形容两座城市最真实的写照,有港人开始“纠结”上海藉此而生成的发展新机,会否对香港地位构成威胁。
香港是世界知名的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而上海经济突飞猛进,在国际上的美誉度渐高,成为正在崛起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显而易见,沪港怎样做到“双核”高效运转,才是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也是中国政府真正关心的。因此不管是上海将成为未来“小香港”的说法,还是香港会变为未来“小上海”的说法,均不恰当。
尽管随着内地经济崛起,让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光环略显黯淡,但其“先发优势”并不会因此消弭殆尽。上海学习香港会有一个过程,很长时间内香港的领先地位不会受影响。其次,从地域上讲,香港与国际的联系更显密切,上海会成为人民币业务中心,但更侧重于内地,香港与上海替代性有,但不是重点,二者的互补性还是很强。
如果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香港而言多少或有“假想敌”因素的话,那么它“扇动翅膀”后对整个亚太金融格局带来的积极的“蝴蝶效应”,同样不容小觑。有观点认为,既然改革大势所趋,香港与其望洋兴叹,不如调整心态、展开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