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专访黄冈民俗婚礼司仪陈志平

   2015-05-17 网络网友40
核心提示:见下文

 

黄冈新视窗讯 “玉凤抬足迈盆火,凶神恶煞两边躲。喜从天降落福窝,好日子红红火火!新娘子迈火盆咯!”视频里,陈志平正在婚礼现场担当司仪,娇羞的新娘子一步步走进幸福的家。在西式婚礼盛行的当下,陈志平称得上黄州乡镇中式婚礼司仪达人。

 

今年48岁的陈志平在黄州陈策楼镇开了家婚庆公司,几年时间,他已经成为陈策楼、但店、杜皮等乡镇的司仪明星。火盆、秤杆、天地桌等等这些老电影老电视剧中才会出现的道具,竟然会在现在的婚礼中亮相。“农村很多人都喜欢中式婚礼,这是个民俗,也是个传统,不能丢的。”陈志平谈起中式婚礼,特别认真。

 

多年前,陈志平在黄州区水产局上班,朝九晚五地工作着。后来到了文化站,接触的东西更多了,一些新鲜的念头也慢慢滋生。2003年,他壮着胆子干起婚礼司仪,觉着自己还挺能调节现场气氛。那场亲戚的婚礼让他记忆犹新,一个音箱就是全部家当。介绍新人、敬茶、拜堂一些简单的步骤过后,他还张罗了几个小节目,唱唱民歌,说说相声。当时心里忐忑着,一直等到掌声不断、叫好不停,陈志平才放下心来。

 

要做就要做好,中式婚礼条条框框特别多,陈志平肯钻研,到处借书看、上网查、问长辈。从男方家祭祖、出发、迎亲、燃炮等一系列事情都马虎不得。每次婚礼前,陈志平都会做足功课,大到现场布置,小到花轿朝向,事无巨细都列好清单,一一做好。

 

有一次,一家娶媳妇想排场大一点,要求用花轿抬新娘过门。“说实话,第一次备花轿心里还是底气不够,好在准备充分,到后来双方都很满意。”

 

陈志平回忆道,新娘上轿前,要男方的喜娘三次催妆,而后坐在娘的腿上,吃过娘亲自喂的上轿饭,才能起轿。起轿时,女方燃炮,并用茶叶、米粒撒在轿顶。新娘兄弟随轿行,叫做“送轿”。但是,兄弟送至中途就要返回,而且要包点火炉灰回娘家,并从火种中点燃香或者香烟,置于火缸中,这就是民间称的“接火种”。

 

终于花轿进门,男家奏乐放炮仗迎轿。接新娘的花轿回到新郎家时,由司仪作为车马先生回车马。什么是回车马呢?就是我们常说的婚礼主持词。祝福的话语送给新人后,就由两名30——40岁的妇女(俗称“牵娘”)去迎新娘出轿,并扶新娘进入堂前。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新娘进门前应从炭火盆上跨过去,表示洗去进门前的晦气和不祥。进门后,由牵娘相扶在堂前右侧位置,并请出新郎站在新娘左侧,进行拜堂仪式。拜完后,新郎新娘回洞房,开始酒宴。

 

一路走来,陈志平吃了不少苦,婚礼现场的所有装备都要自己一手一脚操办。一个音箱早已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添置设备是他每年最大的一项开支。镭射灯、气泡机、大功率音响……只要能把婚礼办好、办得双方满意,投入再多他都舍得。现在,他早已是个科技通,拍摄、剪辑、复刻一堆的活都难不倒他。

 

渐渐地,陈志平的中式婚礼越叫越响,周围乡镇的人都慕名而来。看着墙上的日程表,早已排到了正月。只做中式婚礼,不行。还要把中式婚礼的精髓体现出来。不做西式婚礼,不行。还要把中西结合起来。铆着一股勇敢尝试的劲头,陈志平的婚庆是越做越好。

 

怎么会有人对中式婚礼如此着迷呢?这或许与他的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吧。20多年来,他每天必做一件事,那就是练字。走进书房,浓浓的墨香味扑鼻而来,成叠的宣纸摆在一侧,长方形的桌子上还有未完成的字帖。最近,他正在琢磨着赵孟頫\的楷书。一笔落下,皆是心血。最让他得意的一副书法作品是一夜书成的《醉翁贴记》。成套11张,全部裱好,整齐地挂在家中。曾有人出高价购买,陈志平笑而不卖,“这是留给儿孙的宝贝”。

 

除了书法,画画也是他多年的爱好。素描、水粉、油画,他都有涉及,兴致来了挥毫泼墨,不亦乐乎。工作时专注的神情,作画时自由的思想,这就是民俗司仪达人陈志平的侧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4536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