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该不该嫁黄世仁”?
凤凰网讯 白毛女该不该嫁给黄世仁?最近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该校中文系2010级对外汉语专业的一堂文学课上,90多名90后大学生围绕此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结果显示,3/4女生认为喜儿不该嫁给黄世仁,1/4女生认为应该嫁。
首先,这是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也就是说,当今的大学生若是换成她自己是喜儿的话,这些赞同喜儿嫁黄世仁的女大学生,也会嫁给黄世仁。至少她会有这种思维倾向,这一点没有问题。那么,“角色转换”之后,喜儿就换成了女大学生,女大学生选择了嫁给黄世仁,这个推理逻辑应当也是顺理成章的。
截止到13日17点,新华网对“白毛女该不该嫁黄世仁”的专门调查栏目中显示,赞同者占5635票,认为不应该者点6755票,所占比例为43。9%比52。7%,认为“应该嫁”者则大有超越“不应该嫁”者的趋势。换句话说就是,赞同与不赞同,几乎平分秋色。而这在《白毛女》作为建国后经典教育范本的时候,几乎是一种天方夜谭。若干年来,几乎没有青年女性会认为可以嫁给黄世仁,而当今的女大学生乃至网民则彻底颠覆了这种传统是非观念,而造成这种是非、美丑彻底颠覆的深层社会原因,拜金主义是不是就应当成为罪魁祸首呢?
假设现代90后或者80后不了解《白毛女》的时代背景,也对《白毛女》的剧情毫不知情,选择嫁给黄世仁还情有可原,因为谁都有权利追求更加富有的生活。当代的“炫富”,何尝又不是黄世仁所代表的奢侈豪华生活的翻版呢?因此说,追求幸福无罪。然而黄世仁并不全是富裕、富有、奢侈生活的代名词,他还是邪恶的代名词。女大学生在课堂上明明掌握了《白毛女》的剧情及故事原本,也明明知道喜儿有三层仇恨,“首先是阶级之仇,其次是杀父之仇,最后是被辱之仇”。在这样一种明了黄世仁是恶霸、恶棍、流氓并且勾结日寇残害百姓的事实之下,仍然选择要嫁给黄世仁,则就等同于现代人要嫁给杀人犯,嫁给恶霸恶棍加汉奸。是非颠倒,黑白混淆,金钱至上,究竟当代女大学生的观念怎么了?究竟我们的道德文化、正义与邪恶参照系的教育怎么了?
最后一个问题,女大学生要嫁给黄世仁,黄世仁会娶你吗?《白毛女》故事情节中,喜儿是被黄世仁污辱强奸的,而老版《白毛女》中,黄母也只是在喜儿被奸怀孕之后给了她一身绸缎衣服,这样的结局连“小老婆”都不是。她既不可能有名分,也不可能有实际的财富,更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她最终仍然不过是一个待遇好一点的丫头而已,将来就是一个待遇稍好一点的老妈子。即便不高谈多么高尚的道德理想,仅从追求幸福生活这个层次的意义上讲,喜儿嫁给黄世仁,不仍然是被玩弄被污辱被损害的角色吗?
白毛女嫁黄世仁本是伪命题。想从真正婚姻意义上的“嫁”嫁给黄世仁,门都没有,因为黄世仁根本就不会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