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包养(资料图)
凤凰网讯 “求包养!各种包养!”前日晚,北师大校园论坛蛋蛋网征友板块中,一则“求包养”的帖子引发关注。帖子称,北师大一19岁女生“求过而立之年的大叔包养”,并留有一联系电话。昨日,记者核实得知,“求包养”是北师大一宿舍女生试探社会的一种调查,“实际上子虚乌有”。(新闻查看:北师大女生发帖求包养 称试探社会)
北师大女生发帖求包养,称为试探社会做调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要做社会调查,难道一定要发帖求包养?既然是做社会调查,调查前应向被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而不是以掩盖事实的方式进行调查,这样显然违背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试想,刚刚进入大学的女生,社会经验非常欠缺,万一求包养弄假成真该咋办?
北师大女生发帖求包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种方式显然不妥。于己而言,降低自己身份,有损尊严和人格,甚至让人觉得自己丧失起码的道德观念。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流言蜚语可以毁掉一个人。大一女生的做法非常危险,应该认识到危害性极大。于学校而言,影响学校声誉,降低北师大威信,造成社会上的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北师大及其北师大的所有女生,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于社会而言,给人的感觉是,当代的女大学生“糟得很”,发帖求包养无异于惹火上身、引狼入室。
笔者此言并不耸人听闻,请看多名网友对“求包养”帖的评论。有的说,要是你妈妈和爸爸看到帖子,会怎样?有的说,一个月多少钱?帮我同学问问价;有的说,不会是被人恶作剧了吧……社会犹如万花筒,各种声音应有尽有。假如女生暴露在社会上,不遭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才怪呢。
女生希望走向社会、观察社会,对社会做一次试探,而且将写出调查报告,以此提醒女大学生。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方式实在欠妥。姑且不说弄假成真(不是没有可能),单说社会舆论对自己造成的副作用,都能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或者,这只是大学女生的一种好奇心,学校、社会应该给以她们足够的包容和宽容。但是话可以这样说,而在中国这个传统观念很强、非常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度,这种好奇心一不小心就可能让自己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悔之莫及,或许弥补都没有机会了,或者补起也一个疤痕,何苦呢?
网络很神奇,发帖需谨慎。稍微不注意,好事变坏事。大学生朋友,尤其是女大学生,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