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北京燕郊私自卖耕地盖别墅 每套五六百万元

   2015-05-15 网络网友43
核心提示:见下文

搜房网讯 上世纪90年代,北京通州白庙村与河北燕郊枣林村签订《土地换段协议》,“为便于耕作管理”,双方互换面积大体相等的耕地。

 

时至今日,白庙村村民也没看见“换过来”的耕地,而“换出去”的750余亩土地,被建上高档别墅,每套价值五六百万元。

 

记者调查得知,这份协议的背后,是燕郊开发区以“土地换段”为幌子,用1122万余元将白庙村耕地购买,并将耕地“漂白”为国有土地,出让给开发商用于房地产项目。

 

如今,法院已判决,当年《土地换段协议》违法无效。但如何解决陷入困境。

 

北京区域地图上,南北流向的潮白河,在通州白庙村折为东西流向,然后又折回南北流向。

 

3月23日,春寒料峭。

 

白庙村附近的潮白河已近断流,宽约二三十米的河道现出“千沟万壑”,一阵风刮过,卷起沙尘。

 

位于河南岸的白庙村,土灰色的矮房和院落“趴”在堤下。

 

隔河相望,一排排灰褐色墙体的独栋别墅,门口嵌着烫金大字“和安花园达观别墅”。

 

“和安花园”在官方登记的坐落位置为“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燕顺路西侧”。三河市官方信息显示,该小区建设所需各项权属审批手续,均由河北相关部门办理。

 

而北京市政府部门编制的《行政区域界线基础地理底图》中,上述别墅所在地为北京市界内。

 

“那儿的地是俺们村的,是北京丢失的。”67岁的白庙村村民宋学明说。

 

田园消失大兴土木

 

“河北地”是白庙村在潮白河北岸拥有的一块土地,它与燕郊镇枣林村的土地齿牙交错。

 

宋学明拿出一张4开大小的白纸,边角皱起,上面的笔画清晰。

 

这是村民手绘的《1985年至1993年白庙“河北地”草图》,是这片“丢失”土地的微缩。

 

“河北地”是白庙村在潮白河北岸拥有的一块土地,它与燕郊镇枣林村的土地齿牙交错。

 

草图显示,“河北地”由耕地和河滩荒地组成,由白庙村60多户村民耕种。

 

宋学明的记忆中,这里有田,有树,有房。土地旱涝保收,村民生活稳定。

 

当时潮白河有水,村民到对岸耕作需乘船,运肥料和拉粮食都比较困难。村里就将60户人家专门驻扎北岸,还盖上房屋。

 

1982年,白庙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村民承包期从1984年到1994年。“河北地”种上玉米等作物,还有果树和杨树等。

 

宋学明等村民称,1990年左右,村里上涨承包费和水电费。由于接受不了高额承包费,再加上隔着河耕作不便,大多数村民搬回本村。

 

田地荒了一阵,房屋也闲置下来。

 

1992年8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河北地”旁边的枣林村被划入燕郊开发区。

 

白庙村村民王永亮回忆,就在这个时间段,听到有公司准备在“河北地”旁边的枣林村土地投资兴建高尔夫球场。1993年下半年,附近出现一些彩钢板临时房,工人开始铺设草坪。不久,“河北地”也被围挡圈了起来。

 

现年82岁的宋学增,是最后一个离开“河北地”的白庙人。

 

1996年,宋学增接到村委会通知:“河北地”已租赁给他人,不能继续耕种,必须搬离。

 

宋学增拒绝搬家,随后家里被断电断水。最终,村里给了几千元搬家费,时年66岁的他和老伴搬离。

 

2003年左右,宋学明等人发现,“河北地”上开始大兴土木,桃树等被铲车连根刨掉,各类房屋逐渐筑起。

 

两村签协议京冀“换”耕地

 

协议规定,通州白庙村将755.28亩的“河北地”让出,换燕郊枣林村位于河西岸等面积土地。

 

看到本村耕地盖起房子,白庙村村民开始追问时任村委会,得到的答复是“出租给了别人”。

 

村里土地出租,村民未分到租金,宋学增等上年纪的村民,无地可种,只能靠捡拾垃圾维生。

 

村民们向镇、县、市等各级部门反映问题,但均未得到解决。

 

2004年9月,新一届村委会上任。

 

新村主任高树全清理村委会材料时,发现4份《土地换段协议》。

 

村民们这才知道“河北地”已被“换走”。

 

《土地换段协议》由白庙村村委会和枣林村村委会签订,1993年9月至1999年3月,共签4份。

 

协议称,“潮白河两岸互有白庙村与枣林村土地,长期不便耕作与管理”,“为满足两村群众多年心愿,两村委会本着方便生产、互利互惠原则”,“经多次协商,达成土地换段协议”。

 

协议规定,白庙村将755.28亩的“河北地”让出,换枣林村位于潮白河西岸的755.06亩土地。

 

由于白庙村土质较好,枣林村土地贫瘠、缺少水源,白庙村得到总计1122.498万元的补偿。

 

《土地换段协议》中,没有约定土地交换的期限,但注明“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随之发生转移”,且“双方互不干涉调整换段后土地的使用”。

 

换地是否经过审批,补偿款的去向等,经手此事的原白庙村委会主任王增林和原枣林村委会主任李凤恒,均拒绝接受采访。

 

时任白庙村党支部书记的张树奉只表示,“当时对白庙村是有利的”,补偿款都已记账,“一分钱我也没拿自己家来”。

 

高树全证实,根据账目显示,这笔钱当时确实入了白庙村委会账目,后来逐渐被花光。一些村民福利、村内建设和村委会等开支也用了这笔钱。

 

村民们称,村委会曾在短期内向65岁以上的村民发放每月25元的补贴外,没再分过钱,“一千多万的补偿款,是笔糊涂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4367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