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北京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京城就业连连受阻后,回到家乡南阳另谋生路,结果找工作又是一再受阻。最后,她竟作出了一个让大家惊掉下巴的决定:和农民工一道学习油漆技术,当了一名油漆工。
坦白地说不论人们怎么标榜女研究生当油漆工是多么伟大的壮举,我还是为这位女硕士深为惋惜,为我们的社会感到悲哀,我虽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事,但它决不是很光荣,这跟劳动的高低贵贱没有关系!在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里,挖掘每一个公民的潜力,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让物尽所用、人尽其才是这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取得最大进步,虽然说用布当餐巾纸和用纸当餐巾纸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都能擦嘴,但用布的成本大、耗费大。为什么公民不能发挥最大作用、实现最大价值我认为是我们这个社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学生为何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首先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和升学,从而教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情商高智商低,就如一作家写的《北大毕业等于零》,文凭就是一张废纸。二、盲目扩招,使就业岗位和人数比例严重失调,致使粥少僧多;三、各地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学校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要有钱初中生都可上大学,拿到一张大学文凭;四、大学生专业不对口,时常是所用非所学;五、关系比能力重要,男的找工作要“提前”准备,女的找工作要“日后”再说;六、如今是拼爹时代,“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七、大学生眼高手低,高了不成低了不就。
女研究当油漆工、大学生当掏粪工、海龟博士街头摆地瘫…….如果说这是一个洗具,倒不如说它是一个杯具!是对我们这个社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莫大的讽剌!我到更希望它们都是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