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红网讯 “孩子结婚真的是父母的心事,还是伤心事。”这是河北邯郸的赵京华(化名)在来信中的第一句话。也难怪她这么说,操劳了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了一笔钱给孩子结婚用,没想到孩子不但不感激她,还嫌钱少。
个案 结婚给20万,儿子要30万
赵京华说,儿子大学毕业后在郑州工作,前阵子过年回家他告诉爸妈,准备今年和女朋友结婚。早盼着抱孙的赵京华喜滋滋地拿出了所有20万元积蓄,没想到儿子却一脸为难。“妈,现在郑州南三环往里的房子起码7000一平,买个80平的房子首付3成就差不多17万,装修、家电要10万,拍婚纱照、买钻戒、婚礼酒席什么的8万,再买个十多万的车,这就要40多万了,女方说她们赞助10万,要不妈再多给我10万?”
现象 孩子结婚“劫”穷父母
听了儿子的话,赵京华险些没晕倒,早听老姐妹说现在孩子结婚都要父母赞助,可没想过倾己所有儿子还不满意。
赵京华的遭遇不是特例,因为结婚开销大,有经济来源的父母成了子女依靠的对象。早在2007年的一项调查就显示,全国城镇结婚消费中,有81.6%的结婚人士得到父母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其中,49.22%的获得20%-60%的支持;14.35%的获得80%-100%的资助。而这种资助对一辈子基本只有工薪收入的父母来说,往往意味着将几十年的积蓄一扫而空。
当年 结婚靠自己,新棉被都没有买
浙江金华的陈玉凤是1953年6月结婚的,新房是单位的宿舍,两张公家发的单人床并在一起就是婚床。陈玉凤没有为举行婚礼买过一件新衣服,一件白衬衫和一件列宁装就是礼服了。本来两人商量好要买床新棉被,可是公婆写信说家里闹春荒,缺钱,于是他们就把准备买棉被的钱寄给了公婆。
像陈玉凤这样的婚礼在当时是极为普遍的,稍微讲究点的,新房里会有一张双人床,棉被和枕头是新的,但请客是不太有的,费用也都是自力更生,很少有人想要家里赞助。
心声 孩子,妈妈尽力而为你别强求
相比赵京华,退休教师国红很满意自己的儿子媳妇。“儿子刚参加工作时碰上单位集资建房,我和老伴就为他买了一套。2004年儿子准备结婚了,准儿媳自己借钱装修了房子,还说让我们用退休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一点。”
国红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很辛苦,成个家不容易,父母量力而行适当资助,多少能减轻子女的压力,但子女也要体谅,父母存钱不容易,都是省吃省穿省下来的,要尽量自食其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过多依赖父母,在父母资助时更要知足和感恩。
法律直通车 孩子结婚父母咋赠房
资助孩子结婚,花费大多离不开房子,万一小两口以后离婚,这房子怎么办?为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我们请律师为大家详细分析了一下。
湖南湘和律师事务所文东海律师表示,父母出钱为子女买房,无论是全资还是部分出资,最好由子女及其配偶写一份有关购房资金来源的说明,并明确指出父母赠与的金额,注明该赠与是指向子女个人的,同时保留好银行汇款等凭证、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的书面协议,就可有效防止既伤感情又伤钱财的纠纷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