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结婚份子钱 银行去取!

   2015-05-12 网络网友57
核心提示:见下文

      参加婚礼随份子原本是为表达祝福,到现场沾沾喜气、凑个热闹,但外地同学结婚,赶过去参加既需要时间又要增加成本,为此很多人选择了不到现场,而是到银行汇款随份子。青岛大学毕业的王娜,同宿舍八人毕业时就约好,结婚时通过银行汇款随份子

      “五一”三天接到6个婚礼请柬

      五一三天假期,青岛市民张芸收到了6个朋友的婚礼请柬,其中有三个高中同学在泰安结婚,两个大学同学在济南结婚,还有一个朋友在青岛结婚,自己根本分身无术。

      最后张芸决定,去参加青岛同学的婚礼,找大学同学给在济南办婚宴的同学捎份子钱。不过三个高中同学的婚礼,找了两天没找到朋友捎。因为很多高中同学一直没有联系,不知道谁去参加。

      男朋友劝张芸找不到人就不用给了,大不了到时候自己结婚就不通知他们了。可是张芸觉得既然人家通知了,不随份子情面上说不过去。她曾经因为有事,没有参加一个高中同学的婚礼,后来想跟那个同学说几句客气话,可同学一句“没有想不到的,只有不想到的”,让张芸好一阵尴尬。最后张芸选择了给三个高中同学汇款,“虽然汇款方式有点变味,但是也不能让同学觉得不想给。”张芸说。

  同学相约结婚时电汇份子钱

  记者了解到,现在通过银行汇款方式随份子开始多了起来。五一期间,在青岛软件园上班的徐小姐有个同学在潍坊结婚,由于无法去,也未找到人捎,非常发愁,另一个同学建议她“银行汇款”,徐小姐刚开始觉得,直接跟同学要银行卡号会有失礼节,怕同学不好意思给。没想到,潍坊的同学很爽快地给了银行卡的卡号。后来徐小姐才知道,现在很多人都通过这种方式随份子。

  青岛大学毕业的王娜,宿舍一共八个人,都到了结婚年龄,但是七个舍友就她一个人留在了青岛,其他人在北京、天津、菏泽、临沂等七个地方,好姐妹结婚肯定是要随份子的,但是每个婚礼都去参加好像不现实。后来八个人共同约定,就是无论谁结婚,统一通过银行账号汇款,并规定到时候不要不好意思给账号。

  记者调查发现,通过银行汇款随份子在年轻人中,其实很普遍。毕业两三年后,大学同学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同学中很多人都回家乡或者外地工作。参加外地同学婚礼费钱、费时间,很多人都会选择银行汇款来解决这个难题。

  社会学家变味“份子钱”掉进人情圈

  53岁的青岛市民陈女士表示,她是上个世纪80年代结婚的,当时随份子很简单,同事每人凑上三到五元不等,一些亲戚就送些暖瓶、被面、脸盆等日常用品,花费不多,人情也就到了,主要是为了减轻新人操办婚礼的经济压力,然后新人请客吃饭就算结束了,而且吃饭都是自己在家做,也不流行去饭馆。

  市民赵先生表示,自己绝对不接受通过银行汇款方式随份子,送红包就是到现场热闹,如果不到现场打电话祝福一下新人就可以了。

      青岛一位社会学家表示,婚礼随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人情活动,代表了向新人的祝福,传统风俗是有钱出钱,没钱送点东西,以减轻婚礼操办方的经济压力,只要心意到了就好,并不强求。但现在都送现金,而且数目越来越大,人际关系被“份子”套牢,送的、收的心中都在暗暗叫苦,其实像不能到场的外地婚宴,完全可以打电话祝福一下。现在一些人要把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随礼,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正常的,“随份子”也变味了,掉进了人情圈,成为了一种负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4070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