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越大,婚得越晚 旧的晚婚规定已不合时宜
2012年前10个月,江苏有74.47万对新人登记领结婚证,结婚平均年龄达到了30岁,其中初婚者的平均年龄为29.6岁,再婚者的平均年龄为38.8岁。仅就江苏而言,全民进入晚婚时代已成定局,与以往相比,青年的结婚年龄普遍推后,而且城市越大,“婚得越晚”。
近些年,南京人结婚的年纪年年推后,晚婚现象明显。南京统计部门曾做过调研,2005年南京男性人口平均初婚年龄为27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4岁。但是现在,在南京,二十八九岁的女性保持单身已不足为奇。实际上,2011年末,南京人的平均结婚年龄还是29.8岁,而10个月后,南京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便突破了30岁大关,达到了30.2岁。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方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而现行的“晚婚规定”是——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即为晚婚。
很多大龄未婚男女认为这个规定已经不合时宜。“大部分人都超过了这个规定年纪,国家应该改一改了。”不少网友认为,男生25岁、女生23岁,刚从学校走上社会,都还稀里糊涂的,“在现代社会,男生30岁、女生28岁算晚婚标准,比较合理。”
晚婚一族 高材生忙学业被晚婚
小夏是80后的“头头”,如今已经33周岁,然而本月,他才完成他的人生大事——结婚。对于这么晚结婚,他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个年纪结婚很正常啊。”
小夏,南大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因为沉迷电脑游戏,再加上工科男本身“情商”就不太高,他从未考虑过找女朋友一事。毕业后,从事IT行业的他又一心埋在工作里,对女人“也从不多看第二眼”。
直到30岁,家里人着急了,他才慢慢开始物色。因为喜欢打游戏,他心里打定注意,一定要找一个长得像动漫人物一样的女孩儿。而抱着这样的“眼光”,他很难寻觅到理想的姑娘。
“现在这个年代和以前真不一样了,以前是先成家后立业,现在要成家,得先立业。”小夏说,他研究生毕业时就已经25岁了,而30岁之后,他的事业才有点起色,“现在正是事业上升期,我也一直认为,只有各方面都稳定了,才适宜结婚生子。”小夏的妻子西西也抱有同样的想法,要不是家人催促,29岁的她甚至希望再奋斗两年。
像小夏和西西一样,很多晚婚一族并不是没有男、女朋友,而是不急于迈入婚姻的门槛,他们中,有奔事业的,有奔学历的,当然也有人觉得应该多看一看,不要过早吊死在一棵树上。
“现在社会多开放啊,又不是谈了一个就必须要结婚,就像“非诚勿扰”上,几乎每个男嘉宾都说谈过三个女朋友。”白领小倩说,不谈三个对象,怎么能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更适合自己呢,而处对象又需要时间,所以自然就拖成晚婚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轻人上完大学,再工作两年,也就二十大几了;如果再为买婚房、婚礼筹备折腾几年,那么,也就三十岁了。”南京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了晚婚人群的比例增加。
60后,80后,两代南京人结婚成本一个天一个地
从1987至今,26年过去,虽然物价不断上涨,但结婚成本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越了物价。现代快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南京两个普通家庭,作为60后和80后的两个代表。结果发现,后者的结婚成本,约为前者的263倍,而其中房子一项,约占整个结婚成本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