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元旦只有一天假,别说打个“飞的”出省旅游,就是想去周边小镇逛一圈,也嫌人多拥挤时间不够。不知道您昨天上午有没有恰巧路过三山街旁的熙南里,那儿举办的“南京首届民俗文化节”不但汇集了白局白话、竹雕剪纸等各种金陵民俗文化展示,还有很多人童年里熟悉的套圈投签游戏,有一对新人还有幸在众人见证下,在此举办了一场复古中式婚礼。
看到本报征集新闻报了名
从上千对新人中脱颖而出
“我真不是演员,新郎身份如假包换,媳妇也不是别人家的!”看到赵忆一身古代新郎官打扮站在大红花轿旁,很多市民游客都争相上前合影。“你看这小伙子笑得见牙不见眼,职业素质太高了!”一听大伙儿误把自己当成了活动演员,赵忆顿时急了,“我们真是今天结婚,这机会还是千里挑一得来的!”因为新娘还在甘熙故居的“闺中”等待,赵忆一嘴难敌众口,只得拉来记者主动做起采访,“你们可得给我正名,我是真新郎!”这位“赵家公子”来自兰州,和西安新娘吴娟都是新南京人,而巧的是,他们是在上个月看到本报“首届名俗文化节征集中式婚礼新人”的新闻后临时报的名,“本来就打算年初结婚,要能选上还挺好玩的!”
此次征集共收到了上千对新人的亲睐,而赵忆的这次灵光一闪,最后竟真让他和未婚妻成了那对千里挑一。“我觉得吧,主要是我老婆好看,而且后来听说别人传的都是结婚照,我们俩那会儿没有就投了张生活照,可能反而与众不同了吧!”
媒婆来迎亲,公婆等奉茶
每个小讲究都蕴含大文化
别看赵忆迎亲时走得雄赳赳气昂昂,心里的紧张还是有的,好在一旁陪着个有着十多年接亲经验的“媒婆”郭吉云。在迎亲队伍等候接亲吉时期间,郭阿姨也给记者提前剧透了不少有意思的婚礼环节。
“新郎将新娘接到婆家后,想要迎新人入门,先得三踢轿门。”一踢为问愿否夫妻白首,二踢为问愿否孝敬双亲,三踢为问愿否传宗接代,“你们年轻人热衷的西式婚礼里不是也会问是否愿意么,我们这个更有中国味道。”而新妇踏进新家前,还要跨过火盆、麻袋和马鞍,有红红火火、代代相传、平平安安的寓意。
很多市民在观看新人向长辈奉茶、互赠定情物环节后都在感叹,还是咱们自己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有韵味。“前两天网上不是有个民国婚书誓词很火嘛,今天看现场明明是别人结婚,但听着那些古老的祝福,自己也感动得不行。”而这对南京的新市民小夫妻,现场也得到了很多市民的衷心祝福。“这个婚礼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