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三中全会全面改革的决定中,最让年轻小夫妻关注的,是中国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即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让很多小两口和祖辈们“喜大普奔”了一下,但随即又愁上眉梢:高居不下的育儿成本,阻滞了再生二胎的勇气。
育儿成本究竟多大?
最近,一个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微博在网上热传。算账的内容有9项,包括怀孕、产后养子、教育经费、生活费用等。其中,北京最高,养育一个孩子到成人的成本约276万;其次是上海,也高达247万元;排在200万元以上的,还有深圳和广州。有人戏称,养孩子比买房还贵,看来不是戏言。事实上,这个成本中,还没包括孩子成婚之后也要购房,长辈往往还得往里贴补。
同时,众多家庭对生养二胎望而却步的不仅仅是经济压力,还有高强度的育儿精力投入、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精神压力等。
要缓解育儿的现实压力,要帮助家庭降低生养成本,首要的是将家庭支付的成本向社会分担,特别是由政府承担一定的成本,比如延长产假、增加生育津贴、扩大义务教育年限,特别是让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教育资源尽量平均分摊,淡化无谓的竞争。其实,这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顶层设计中,已经有了筹谋。“公报”中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决定”更细化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如果能解除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家庭向子女教育上的投入或能减少后顾之忧。更让人寄予厚望的,还是对教育改革的次第排开,其宗旨是“公平”与“普惠”。这可能会降低育儿成本中最大的一笔。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能够化解很多不必要的、为“错误”买单的育儿成本。比如,为“小升初”竞争支付的奥数、英语培训费、“占坑”费、课外教辅书费;为可疑的食品安全支付的进口奶粉费……试想,如果中国高等教育更靠谱、更有吸引力,中国的“留学赤字”是否就可能消失?一些城市白领家庭支付的孩子留学费用,不也就可以省在国内了吗?
当然,还要转变一些“再穷不能穷孩子”的育儿观念。早年,国人还没有小康的时候,家里有三四个孩子是常事,窝头咸菜也能养大虎虎生风的孩子。现在条件虽好,但对孩子过于娇生惯养,也不利于独立、坚毅、果敢等品质培养。
还值得指出的,是不要轻慢了更广泛的农村人口,那里的“二胎”养育状况和成本支出,那里的留守儿童生存状况更值得关注。
只有家庭、社会、政府的三管齐下,只有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国人的生育压力,才会在不远的将来迎刃而解。
宝宝“必需品”月开销要1000元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看到家住浦东新区的一对夫妻带着自己6个月大的女婴贝贝欢乐地在一个儿童专业游泳池内享受她的美妙时光。泳池边上,贝贝的妈妈柔和地看着女儿的一举一动。贝贝能有这样的享受,爸妈也下了血本。
根据贝贝的父母介绍说:如果不是这里的会员,宝宝在这里洗一个澡,普通的要20元,游一次泳要50元,做一次抚触要30元,理发也要20元,每一项都要收费,加起来做个“全套”一共要100多元一次;如果是会员则可以优惠些,但是每一次也要60元左右。然而对贝贝妈来说,这些消费只是她育儿成本中的“冰山一角”,更大的消费还在别处,用她的话说,“养个小孩,真的很烧钱!”她也只是粗略给我们算了算,奶粉、尿不湿、玩具等“必需品”月开销差不多需要1000元。
幼儿园:三年花费超过6万元
谈起宝宝的开销,住在莲花路的张女士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她年仅5岁的儿子,目前所有的花费已经超过10万元。据她估算,待孩子幼儿园毕业时,其养育费可能超过13万元。
张女士的孩子目前入读的这家幼儿园,是一家公费幼儿园,在上海同类幼儿园中收费仍属偏低的。按这一学期收费计算,一学期入园费为4500元,另加课本费、兴趣班费、订奶费、班费等费用,这一学期孩子入读费用为5200元。这样,她孩子一年仅读幼儿园的费用就达1万多元。而此前一年,张女士儿子在莲花路附近的一家重点幼儿园就读,一学期收费更是高达7000多元。张女士说,如果再加上平时零花、衣服、医疗、保险等费用,孩子一年的养育费则会超过2万元。这样,在三年读幼儿园期间,孩子养育费超过6万元左右。
小学:月培训费近两千
家住新村路的王女士和丈夫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家庭年收入约10万元。她告诉我们,在上海,这一收入水平平平安安地过日子问题不大,但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开支日益增多,养孩子成本越来越高,已让她感到一些压力。
为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女儿小郦5岁时,王女士就花3万多元买了一架进口钢琴,并请了老师教孩子,每周一次,每次学费120元,这样一年下来的花费就超过6000元。孩子上小学后,她又颇费一番周折地请到了知名学校的老师为孩子补习英语。按老师的安排,每周女儿要上两次补习课,每次两小时,收费150元。这样,一个月的英语补习费就达1200元,一年下来费用达到了1.5万元。王女士表示,女儿长到12岁,粗略算一下,花费还真不少。从出生到现在,女儿每年生活费、服装费、学费、过生日、买玩具、购买课外学习书籍等,年平均消费在1万元以上,到目前为止,已超过12万。
通过以上处在孩子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层次的家庭案例中,我们广大的市民可以得到结论,养儿并非易事,虽然没有达到新闻中说的那样夸张,但是每月几千、一年过万的消费,也着实不轻,那么在这方面,我们沪上几位业内专家,是怎么看待这样的数字和背后的含义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