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地图”117个历史古迹展现广州两千年变迁
广州古城具体范围有多大?曾经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哪些已经湮没在岁月中?又有哪些古建筑仍然伫立?日前,越秀区旅游局推出了首张“广州城市记忆地图”, 经过近一年的打造,共绘制了117处历史古迹,一图在手,带你穿越广州两千多年历史,重塑对老广州的记忆。
据了解,这张城市记忆地图是以清代广州城坊图作为蓝本,街巷、道路的走向分布则以现在的路面情况为准,因而,在地图上人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哪一条路哪一个街区上,哪些曾经标志性的建筑已经湮没在岁月中,又有哪些历史建筑仍然伫立。
“广州城市记忆地图”共绘制了117个历史古迹,分为古城墙城门、古街古巷、古城揽胜、清代府衙、儒学史迹、广州老字号、宗教荟萃、民国广州、近现代革命策源地9大类。117个地点分别由棕色和橙色标记,棕色代表“历史记忆”,而橙色代表“现存古迹”,市民们可以带着地图去寻找,感受广州城的古老回忆。
“市民在地图上可以找到清代时广州的18座城门,但现在我们经常听说的就只有西门口、小北门、大东门这几个地方了,事实上,以前的广州城,可以说是城门林立的。”越秀区旅游局副局长丁红波说。从地图上看到,18座城门依次标出,分别是大北、小北、大东、西门、大南、文明、归德、太平、五仙、靖海、油栏、竹栏、小东、永清、永兴、小南、东水关、西水关。但1918年10月,民国政府的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实施拆城筑马路,18座城门已经不复存在。
据了解,区旅游局共印制了一万份城市记忆地图,将在2013年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期间,在北京路现场限量免费向市民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