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蜜月游走高句丽寻找高丽文化

   2015-04-29 网络网友20
核心提示:见下文
欢庆婚讯: 风范犹存的古都城

    集安是一个边境小城,坐落在长白山麓、鸭绿江畔,乘火车穿过盘山隧道,从车窗远远望去,龙山脚下巨大的金字塔形阶梯式古墓就映入眼帘。在集安乘公交车就可抵达高句丽王城遗址。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

    国内城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城墙坚实牢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犹存。丸都山城位于向西低矮倾斜的山麓,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时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

高句丽王城外现存近7000座高句丽时代墓葬,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古墓壁画中发现的八卦图最近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八卦图实图。有关专家认为,这幅出现在高句丽“五盔坟”四号墓室北壁左下角的极具个性的八卦图,可以在历史资料中找到与之相同的易学依据和联系,是论证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考古证据。

    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

    沈阳故宫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也是本次三个“世遗”项目中旅行社组团涉足较多的一个景点。其始建于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故宫沈阳老城“井”字形大街的中心,高大的红色宫墙、金瓦殿堂光彩夺目。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规模比北京故宫小得多,但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贴心提示

    交通:沈阳、长春、延边、北京至集安有直达旅游列车,长白山至集安的陆路、水路联运线路也方便游客进出集安。

    景区门票:10元~30元。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也是本次三个“世遗”项目中旅行社组团涉足较多的一个景点。其始建于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故宫沈阳老城“井”字形大街的中心,高大的红色宫墙、金瓦殿堂光彩夺目。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规模比北京故宫小得多,但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盛京三陵

    位于辽宁的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也称东北三陵,是开创满清皇室基业的祖先陵墓。盛京三陵加上已列入世界遗产的清东陵、清西陵,构成了一组清朝帝陵体系,浓缩了清朝的历史。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陵区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现存古建筑32座(组)。陵墓有两大特点: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需登108级石阶;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福陵一带现已辟为疗养地。

    清昭陵:坐落在沈阳市北端的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经康熙、嘉庆增建,现存古建筑38座(组)。

    清永陵:永陵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小,但列三陵之首。始建于1598年,是满清皇族的祖陵,坐落于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城西21公里的永陵镇。清皇室把永陵视为“兆基帝业钦龙兴”之地,终年香火不断。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典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18799.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