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婚讯: 元旦刚过,家住南京新街口明华新村的周先生就用100多万买下一套110平方米、单价1.3万的商品房。与普通购房者不同的是,周先生在办理购房合同时登记的房主是他未满5岁的儿子。对此,他解释说,自己已有一处房产,此举本来就是投资行为,“让孩子当房屋产权人,就是提早为他的将来作打算。”
记者近日在南京几家售楼中心了解到,眼下,“娃娃房主”已日渐增多,上至高中生,下至婴幼儿,都有可能成为拥有房产的物权人。据南京房产局产权市场处初步统计,在首次购房的家庭中,“娃娃房主”出现的比率为5%左右;而每100位二度购房者中,就有约10人在房主一栏中写上孩子的名字。
正在房产交易大厅办理买房相关手续的曾女士告诉记者,近日自己为正在读初中的儿子买了套房产,准备以后留作其婚房使用。“虽然说孩子结婚为时尚早,但是10年后,这笔置房费仍旧要出,现在提前购房不但省心,还省钱。”她认为,这种做法一来可避开遗产税,二来相比以后将房产转给孩子还可少纳税。“如果现在购房,以后再过户给孩子,意味着契税、房产税等相关税费都要重交。”
现在为尚未成年的孩子买房真的划算吗?据了解,“娃娃房主“的避税行为将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对于遗产税的征收,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法规,但一俟遗产税出台,“娃娃房主”能否合理避税尚未可知。而在当前情况下,未成年人买房却不能申请房屋贷款。因为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以未成年人的名义购房,只能一次性付清房款。这对于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来说,将要承担很大的风险。除了一次支付房款,家长们还要为10年、20年后房价是涨是跌而劳神。有关专家认为,长线投资房产难以预见房价走势,不难排除多年后房子贬值的可能性。因此,买“娃娃房”省钱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即使已经买下了“娃娃房”,仍存在隐患。南京当代国安律师事务所李育新律师指出,由于“娃娃房主”的房产已不属其父母双方的共同财产,因此,当发生其父母离异情况时,该房产的使用权只有通过取得小孩抚养权或监护权才能获得。“即便如此,‘娃娃房主’的房屋也不能由其他人自由买卖或抵押贷款。”南京房管局某负责人称,只有当“娃娃房主”确认同意卖房或抵押,且其监护人到公证处公证房屋卖出或抵押后所得款项将作为孩子生活或教育资金使用时,“娃娃房”才可以由家长代为买卖、抵押。此外,有关专家指出,对“娃娃房”需要按时交纳的物管费、水电费等费用,由于具体操办人是其父母,因此在出现纠纷时,容易引发物业管理者与事实意义上的费用交纳者之间的纠纷隐患。
可见,“娃娃房”虽是长线投资,但隐忧不少。因此,家长们在购买时应充分考虑到各项隐患,并设计好应对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家庭财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