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都市白领的婚礼清单
杨先生是某大医院医生,3000元左右的月薪在桂林来说算得上中等水平。但说起即将举行的婚礼,他不无感叹,“不结不知道,一结吓一跳。这几天花钱像流水一样。”
杨先生与太太相识多年,太太比他小8岁,还在读书,他计划等太太一毕业就马上结婚。而在这期间,杨先生把每个月的大部分钱都存了下来,就为能打好“这一仗”。杨先生向记者透露,这次结婚消费,他是主要负责硬件,即买房和装修;而女方家则负责软件,包括家私、家电和婚礼的支出。具体清单是,杨先生首付10多万购买了30多万的新房,装修花了5万;女方出资5万搞定家私、家电和婚纱照。婚宴预计请30桌,每桌600元共计18000元;幸运的是首饰1万元也由女方家里包干了。
整个算下来共花费了40多万。“这结婚就是钱堆上去的,”杨先生笑笑,“好在一辈子只结一次。”
结婚消费调查:至少花4万
针对桂林人结婚消费的习惯,记者从住房、装修、家电、婚纱照、婚宴、及首饰等方面对我市婚庆消费进行了初步调查,婚礼花费(不包括购房费)基本上分为5万、10万、15万等低、中、高三个档次,最低的也达到4万元,高则很难有一个具体数字。
记者调查发现,房子是结婚最大的支出项目,其差别也比较明显。像杨先生那样购买新房,其花费就占到整个结婚支出的三分之二。相反,直接住进自家老房的刘先生就显得很潇洒,他只花了1万元就把老房改装完毕,“现在自己还没有经济实力,就不会去硬充门面,好在老婆也支持我。”
家电支出也是一个大项,平均在1万至3万之间,一位电器销售人员表示,“如果只是顾及日常使用,又不在乎牌子的话,那1万元完全可以搞定”。在婚纱照方面,各人支出则大体相同,大部分集中在3000元左右的价位,以至于有些大影楼干脆将此作为平民价、重点推荐。在婚车消费方面,绝大部分人是通过朋友借车,很少去找婚庆公司帮租车。“能借得到就没必要去租了,且租车也觉得划不来。”
婚宴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根据个人的需求,酒席一桌的价格基本都在500元到600元之间,最少有只请十几桌的,多的则在到五六十桌。但不管多少,算上婚宴的“红包收入”基本上是有赚无赔。在结婚礼服方面,使用婚纱影楼提供的和自己购买的人数大体相当。购买了两套婚纱的许小姐认为,“租婚纱固然便宜,但限制多,且结婚是件大事,一想到要穿别人穿过的就不太舒服。”至于糖果酒水方面没有太大差别,1500元已经足以应付。
最后一项首饰,看似不起眼,却是差别最大的一项,花费最少的(1000元)与花费最高的(30000元)足足差了30倍。
结婚花费究竟贵不贵,一直是个争论的话题,目前也尚无相关权威数据佐证。据一项对全国结婚消费的不完全调查报告显示,八十年代结婚平均花费为4457元,九十年代则涨到了22184元,2000年之后基本维持在37665元。也就是说,现在的结婚花费比20年前翻了8倍多,但同时也数据显示,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也翻了近8倍。从这个角度说,结婚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压力。其实这里也藏着一句老话,“奢简由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是最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