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银川女司仪主持婚礼上百场

   2015-04-23 网络网友137
核心提示:见下文
欢庆婚讯:
丁一在婚礼现场。丁一(右)和她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女儿珍珍。

    现年35岁的丁一是银川市第一幼儿园的一名教工,因为无意中触了婚礼主持的“电”,她成了银川小有名气的兼职女司仪。4月25日,在银川市兴庆区德胜二村,记者见到了刚刚和客户“踩点”归来的丁一。

                           帮忙当上婚礼司仪

    1971年,丁一出生在辽宁锦州市一个回族家庭。受在戏剧团工作的母亲影响,她自小口齿伶俐爱“显摆”,上学时一直是班上的文艺骨干。那时候,她梦想成为一名耀眼的“明星”,遗憾的是只有1.55米的个头,使她多次与文艺单位擦肩而过。

    1987年,16岁的丁一来到在银川后居住的爷爷奶奶身边。1990年,19岁的她从宁夏一所职业学校毕业进入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工作。1992年,在奶奶的撮合下与年长她5岁的回族青年马彤彬结婚,次年生下了可爱的女儿珍珍。

    2000年国庆节,丁一参加朋友的婚礼时,看到婚礼男司仪能说会道,为婚礼增色不少,羡慕之心油然而生,也萌生了做婚礼司仪的想法。

    机会终于来了。2002年春天,一位同事的亲戚要举行婚礼,同事邀请平时就能说会道的丁一帮忙客串司仪。第一次登台主持婚礼,丁一穿着漂亮的马甲和短裙,面对台下100多位客人,她努力做出一副经验丰富的样子,但实际上,“我紧张得要命”。她一个劲地给自己打气,并想着一张口就要“镇”主全场。可新人入场时,她竟忘记了指挥演奏喜乐,直到新人站上台全场响起整齐的掌声后,她才清醒过来。“披上洁白的婚纱,头戴美丽的花环,怀着两颗彼此相爱的心,走上这神圣的红地毯……”这段“克隆”的开场白,立即让她恢复了信心。婚礼结束后,她赢得了同事一家人真诚的感谢。

    从那以后,丁一认为司仪正好满足了自己喜欢“显摆”的性格。随后,一到周末,她都会去银川各大宾馆、酒楼“取经”,悄悄地站在门外偷师学艺。点红烛、拜天地、喝交杯酒……回到家,还模仿表演给并不赞成自己做司仪的丈夫。

    很快,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利用业余时间做一名女司仪。让丁一没有想到的是,13岁的女儿珍珍成为她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为了让丈夫理解自己,丁一尽可能把家庭生活都安排妥当再去“干活”。现在,丈夫终于默认了她的选择。

                              发誓不讲“黄段子”

    由于司仪不仅要有机智的头脑和麻利的嘴皮,还需要落落大方的仪表,所以丁一每次出场都要穿上必备的道具———高跟鞋。

    2003年7月的一天,已成功主持了十几场婚礼的丁一按照“业务安排”,为一对新人主持。新人入场,介绍主角和来宾,一切有条不紊。但当她依照议程隆重请出男方父亲登场讲话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政府机关当干部的男方父亲,拿着话筒却突然懵了,早先拟就的腹稿竟然一句也想不起来了。看着台上所有人尴尬的神色,台下亲朋开始小声嘀咕。突如其来的冷场,尽管丁一压根没有想到,但她马上做出反应:“面对儿子大喜的日子,年迈的父亲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话一出口,台上的人如释重负,台下的人击掌叫绝。

    在银川的各种婚礼上,女司仪之所以稀罕,主要是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婚礼就应该场面热闹,司仪要特别能逗,而女性的表演比较含蓄,无法带动火爆的场面。尤其是在一些婚礼场面上,司仪拗不过台下宾客的要求,不得已会加入一段让新郎和新娘及家人都十分尴尬的“黄段子”。可丁一认为婚礼要雅俗兼备,但不可添加庸俗的成分。所以,丁一觉得女司仪首先要端庄大方,其次要在情字上下工夫,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赢得大家会心、轻松、愉悦的笑声。有人评价丁一主持的婚礼是热闹不纷乱,高雅不落俗。

                                 精彩婚礼用心设计

    受邀主持2000年8月的一次婚礼前,丁一曾经想拒绝,因为新郎因父母亲离异,出自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婚礼上,由于少了男方的父亲,为了避免尴尬,丁一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婚礼进行曲》为背景音乐,丁一拉起新郎的手放在母亲粗糙的大手上,开始了意味深长的主持词:“就是这双粗糙的大手,把你抚养成人。20多年前,这双粗糙的手和你美丽的新娘的手一样光洁圆润……”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动了,掌声雷动欢庆不能平息。

    2004年为一对教师主持婚礼前,丁一了解到新郎是宁夏某高校的教师,新娘是银川一所中学的英语教师,而且两人均生长在教师世家。于是,她创新了一般婚礼上从未有过的场面:

    《婚礼进行曲》被歌曲《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取代,两位新人身着盛装款款走来时,“××老师(新郎名字),你好!”丁一的开场白非常“教师化”;在“拜天地”环节中,丁一更是将众人的情绪调动到了高潮:“一拜父母,养育之恩不能忘;二拜亲朋,好人一生平安!……”婚礼结束后,新郎、新娘的同事找到丁一,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这才像咱老师的婚礼嘛!”

    让丁一感动的是,一位小伙子念念不忘自己婚礼上丁一的出色表现,两年后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她,说他弟弟要结婚了,一定要请丁一做司仪。

    如今,35岁的丁一是银川小有名气的婚礼司仪,她主持的婚礼已经有上百场,慕名前来找她的新人遍布全区各地。她更是用自己的行动,消除着社会对女司仪的世俗偏见。

     本报记者 张丽 文/图

来源: 宁夏网☆现代生活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07063.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