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凌 摄
4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菏泽市民刘某的婚礼上,亲朋好友喷射彩带,新娘的婚纱瞬间着起大火。经诊断,新郎新娘为浅二度烧伤。起火的“罪魁祸首”是名为“龙凤彩带”的罐装化学物质和名为“同喜彩带”的塑料制小圆筒。记者走访省会市场发现——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27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记者杨凌 实习生史金金时红燕)“现在是结婚高峰期,我们一天至少卖出10件彩带,一件48个。”郑州金林小商品城一家从事婚庆用品批发的老板对记者说。
4月26日,记者走访了郑州6家经营婚庆用品的商店。在其中的4家店里,记者看到成箱的彩带都没有生产日期,也没有保质期。另一家店里,记者随手拿起一罐彩带,发现保质期到2005年3月,老板说那只是个别的,并将另一个箱子打开让记者看,记者发现一个箱内同一牌子的彩带保质期都不一样,有的一年有的两年。
6家商店中,只有一家清楚地标明了生产日期、厂址、厂名和保质期等信息,罐体盖子上印有商标。记者数了一下,这6家商店销售的彩带品牌多达12种。
一家老板说:“我们从山东、广东进货,从两块五到几毛钱各种档次的都有。”另一位王姓老板说,顾客为了省钱,一般都选便宜的,很少考虑安全问题。“来我们这儿买彩带的一般都选1块钱左右的,可光是那个彩带罐成本就要好几毛钱,一块钱的彩带质量能好到哪里去呢?”他说。问及商家是否应对销售的商品质量负责,老板都称他们卖的产品质量没问题,电视台报道的情况只是个别现象。
现场正在购买此类产品的几位消费者多数都表示,买彩带主要看价格,至于安全问题并未考虑很多。
记者随后采访了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李汉生。他说,消协截至目前未接到类似投诉,但由于彩带质量问题引发事故的情况以前发生过。
他提醒消费者,购买彩带时一定要选购正规厂家的产品,检查彩带包装上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不要买“三无”产品。罐装彩带内含有易燃气体,亲友向新人喷射时,千万不可有人吸烟、也不要有明火存在,最好不要直射人体或面部,以免喜庆之时发生意外。